于是當天的政事堂堂議上,房玄齡和高士廉這兩位仆射都終于開口,平章政事、吏部尚書長孫無忌也接著發言,都是對新法持支持態度。
政事堂上風向改變。
這三位皇帝心腹的宰相發言表態后,韋挺居然改變態度了。
而魏征、王珪也都持贊成態度。
一時間,十一位宰相里,倒只剩下了溫彥博、陳叔達和楊師道三人還繼續反對。
恰當天夜里,陳叔達的母親過世,這位宰相向皇帝上表丁憂守喪,李世民立即批準,賜給羽葆鼓吹,追贈誥命榮銜,又從內庫拔錢,禮部派人治喪。
陳叔達丁憂去相,政事堂便只剩下十位宰相。
明確反對者也只剩下了溫彥博和楊師道,這兩人也許是顧及切身利益,又或者因為被皇帝貶職,因此這次倒是立場堅決不移,始終反對新法。
在除夕夜,皇帝舉行的宮廷宴會上,皇帝還特別召二人到御前談話,結果二人硬是不肯松口。
而李世民對于這樣的頑固份子,處理也是簡單粗暴。
當天宮宴還沒結束,就直接下旨,免去溫彥博和楊師道二人參預朝政銜,溫彥博改任禮部尚書,楊師道改為工部尚書。
空缺的御史大夫一職,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授給了翰林學士馬周。馬周之前雖然在御史臺任過職,但也只是品級很低的御史,如今皇帝選這位接任溫彥博,真是出人意料。
這位三年間便從布衣到紫袍。
再到白麻宣相,青云直上。
馬周被授為御史大夫后,例加參預政事銜,拜宰相。
除夕之夜,皇帝宮宴之上連拜溫彥博、楊師道二相,再加上此前丁憂的陳叔達,補充了一個馬周,政事堂宰相還有十一個,但除去秦瓊、李靖,實際上還有九個。
宴會之上,馬周對面皇帝對新法的意見,當眾表態全力支持推行,并提出了不少切實可行的補充建議,這令皇帝十分高興,又賞賜馬周黃金百兩,棉布十匹。
一時間,馬周風光無比,倒是把始作俑者秦瑯都給蓋下去了。
不過就在宮宴即將結束時,殿中少監王闿上前宣讀了又一道旨意。
恢復秦瑯太子太師、太子詹事、太子左衛率之職,僅免去了總監東宮兵馬頭銜和崇賢館學士銜。
而于志寧杜正倫張玄素等一干上次被免去東宮兼職的官員,也都被圣旨恢復兼職,皇帝還給他們每人都賜了黃金十兩,棉布十匹,算是對之前罰俸的補償了。
秦瑯上前領旨謝恩,暗里撇了撇嘴,不驚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