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
雖然天空還在飄雪,可正月已過,春日到來,只是二月倒春寒依然厲害。
飛雪飄飄的午后,門下省政事堂里,倒是溫暖愜意,做為大唐最高權力機構,政事堂如今可謂是總攬百揆,賦政四海而允厘六職,佐天子而執大政。
這樣的衙門里自然條件是最好的,不說處于皇城之中安全而又清靜,就是衙門里那也是早就裝上了地暖,地下全都鋪設了陶管可通熱煙,墻壁都是可通煙的火墻,呆在屋里其實都用不著生爐子。
無煙無味。
不過秦瑯還是習慣的在屋里放了一個鐵爐子,大冬天的不烤烤火,總感覺少了點什么,何況這鐵爐子上坐壺水,也正好能加加濕,另外弄幾個芋頭放爐子上烤,也別有一番風味。
“太史局李淳風拜見!”
褐袍吏員在門外稟報。
“傳!”
門推開,一個青色官袍的年輕官員進來,站在門口向秦瑯行禮。
“將仕郎,守太史局司歷李淳風,拜見秦平章。”
秦瑯起身,從鐵爐子上端起茶壺,拿起一個倒扣的柴砂茶杯給他倒了杯紅茶,然后又把一個烤的外皮微焦散發著誘人香味的芋頭也拿出來。
“把門帶上,坐,我這有剛烤好的山芋,配上紅茶,正好暖暖身子。”
面對著比自己還年輕七八歲的當紅宰相,李淳風倒也還算很落落大方,說了聲謝便過來接了茶和芋頭,坐到爐子邊的坐位上。
秦瑯在另一把爐前椅子上坐下。
“知道我喊你過來的原因吧?”
“下官估計是因為歷法。”
秦瑯點頭,坐在爐前輕拍著手里的山芋,拍掉灰塵剝去毛毛的芋皮,露出里面香糯的芋泥來。
“我大唐立國以來,最初沿用的是隋朝的大業歷。武德二年,又頒用東郡道士傅仁均和崔善用的《戊寅元歷》,但在貞觀元年,你曾上書朝廷,對這個歷法指出過十八個問題?”
今年三十歲的李淳風雖說在大唐剛創立之初,就得劉文靜推薦成了李世民的參軍,但現在官職卻很低。他剛見秦瑯時自報官職是將仕郎守太史局司歷。
將仕郎只是個從九品下的文散階,而司歷做為太史局的職事官,也僅僅是從九品上而已,本品比實職還要低一級,故官職前還要加個守字。
按理說,不應當官這么小,畢竟秦瑯先前因事查到李淳風,發現他才是個從九品官時還真很意外,尤其發現他可是在開國之初就投到李世民麾下的。
太史局是秘書省下的一個下屬衙門,長官太史令是五品官,武德九年,正是當時的太史令傅奕給太上皇李淵上密奏,說什么太白經天,見在秦分,秦王當有天下這樣的話,弄的李世民相當危險。
太史局這個衙門,過去也叫欽天監,其職掌就是掌測驗天文,考定歷法,每日向朝廷報告所測日月星辰、風云、氣候,每年制訂歷法,呈報皇帝后頒布,選擇祭祀、冠婚及其它重大典禮的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