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如今遍布朝野,他們要反,還真可能要出大問題。
李世民當皇帝以來,已經經歷過數次謀反叛亂了,從李瑗、王君廓,到羅藝,再到宗室的李孝常,李幼良,還有許多大將跟著參與。
面對著危及到自己皇位的謀反案,李世民高度警惕。
連宗室的李瑗、李孝常、李幼良都要謀他的反,楊家謀反也不是沒可能。
“張蘊古!”
李世民咬牙,他很清楚的記著這人,當初李瑗叛亂被平定后,許多幽州官員被免職或貶職,原是李瑗記室的張蘊古給他上了一道諫書《大寶箴》。
他在諫書中采用曹魏李康的名句,故以一人治天下,而不以天下奉一人,還有許多警句,如大明無偏照,至公無私親。樂可不極,極樂成哀。欲不可縱,縱欲成災。
勿內荒于色,勿內荒于禽。勿貴難得之貨,勿聽亡國之音······
這些話對于當時剛剛繼位,且還沒怎么得到人心的李世民來說,很難得,于是張蘊古跟魏征、王珪等人一樣,得到特旨升官。
張蘊古被調入中書省,升六品官,此后又再調為大理寺丞。
可以說,李世民還是很看重張蘊古的,將他視為如孫伏伽、戴胄、魏征等一樣的忠直之臣。
可誰知,現在卻卷入謀反案中。
權萬紀也向來因敢直言進諫,不懼親貴敢彈而得名,很得李世民信任。
“來人!”
殿內省少監王闿進來。
“你攜朕旨意,帶三百羽林回京,將大理寺丞張蘊古抓捕,于長安街上斬首示眾!”
“大理寺參與審理李好德一案的官吏,全都停職關押審訊。”
“罷大理寺卿孫伏伽參預政事銜,暫調刑部司郎中。罷楊師道工部尚書,改為太常寺少卿······”
“許河南尹楊恭仁致仕,加拜特進,回長安休養!”
“御史大夫馬周,遷中書侍郎,免參預政事銜。”
“相州刺史李厚德奪職,著有司押解入京!
·······
皇帝雷霆之怒,頒下一連串旨意,對于張蘊古更是直接下達了格殺令,大理寺卿孫伏伽和御史大夫馬周,這兩位更是直接被免去了宰相之職。
“權萬紀暫知御史臺事務。”
望著權萬紀,李世民給了他獎賞。
權萬紀激動的面色通紅,連聲拜謝。
等權萬紀和王闿退出后,李世民又馬上召來內侍,連寫數道秘旨,讓羽林郎立即回長安交予京中留守的幾位禁軍大將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