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的大考,就意味著要么升要么降要么平調,想維持原官原任,不太容易。
皇帝對這次的大考非常重視,最近天天都在親自考核宰相以及三品以上高官重臣。
“你新官上任,頭一個要干的事情,保證西域戰事的后勤糧餉軍械的轉運供應,不能出了差錯。再一個,大明宮也快修好了,得收好這個尾,朝廷要給做工程的商人、供貨的商人,還有做工的百姓們結清錢款,你既要審核好帳目,也要及時結款。再一個,陛下有意要全面重修洛陽宮,待工部和將作監拿出設計方案后,戶部會做造價預算,轉運司主要還是提供所需錢糧,以及木石等材料,并轉運調度。”
“大修洛陽宮?”
“嗯,你也看到了,雖然關中是我大唐開國興業之地,但是關中確實有些供應不了長安了。所以先前提升洛陽為東都,現在也要開始分流。”
朝廷將把一些官府手工作坊、倉儲等遷往洛陽,同時如國子監也要在洛陽再建一座學校,分流現在已經超過萬人的學員一半以上去洛陽。
總的來說,長安太大,大的關中已經供應不過來了,而受限于交通道路等,從關東輸送錢糧商貨到關中,成本太高。尤其是現在大唐如此強盛,長安已經有些太過于偏居一隅。
當然,長安依然會是京師,但洛陽也會發揮出陪都的作用。
一些閑散的機構遷到洛陽去,甚至一些年老的官員也安排到洛陽養老,把長安周邊的許多皇家宮廷、朝廷官府的手工作坊、倉庫等也移過去。
當然,皇帝以后可能每年也會過去住上幾個月,比如到漕運不便或是夏季悶熱的時候,皇帝可以去東都,讓太子在西京監國。
先前皇帝修洛陽宮的旨意讓政事堂否了,但皇帝意愿強烈,政事堂也可能一直為反對而反對,所以現在舊事重提,只是這次將先通過政事堂決議,走正規程序。
因為這修洛陽宮這事,這幾天宰相們跟皇帝還又干過幾場,結果就是中書令王珪被皇帝以泄露禁中語的罪名,罷去宰相,貶為同州刺史。
這已經是老王第二次因為這個罪名被罷相了,上次也是因為反對皇帝,結果被皇帝尋了這個罪名罷相貶出。
泄露禁中語這種事情,老王就算有冤也說不清,也只能氣的當天就打馬出京去上任了。
王珪被罷后,李世民接著又下了兩道詔書。
一道是以李靖年老為由,罷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銜,東都洛陽賜宅第養老。
而先前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楊恭仁,也洛陽賜第榮養。
李靖和楊恭仁算是徹底的致仕退休,連那個名譽宰相頭銜也不掛著了,李靖退休待遇還不錯,依然是全祿發放。
當然楊恭仁其實也不錯,之前他就接連晉了特進、和開府儀同三司兩級,這次雖沒再加官晉爵,但也給了實食封。
兩人還各賜洛陽大宅一座,御馬兩匹,并賜輦一乘,絹千匹。
風光體面的正式退休了。
這些本來跟秦瑯也沒多大關系,李靖雖是老鄰居,但秦李兩家都是軍中帶頭大哥級的,所以根本不好有什么私下往來,至于楊恭仁就更不用說,那種世家宰相更沒什么往來,雖然秦瓊的一個庶子娶了武士彠和楊恭仁侄女的女兒,也算親戚,但這年頭,這樣的親戚哪家不是一大堆。
上次張蘊古一案,秦瑯算是還幫了楊家一回,但也沒因此就有什么親近。
“老許啊,你如今回到朝中接管轉運使司,我給你安排了個副使,你們好好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