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何人能入三郎青眼?”許敬宗問。
“應國公武士彟。”
許敬宗一聽哪還不知道這位,秦瓊的兒女親家,前宰相楊恭仁楊師道兄弟倆的堂妹楊氏的丈夫,武德朝的當紅寵臣,太原元謀功臣。
這位在利州都督任上栽了個大跟頭,據說若不是秦家保著,人頭都沒了。想不到,這么快也東山再起了,居然出任轉運副使了。
許敬宗不由的感覺有些壓力很大,這武士彟雖說出身低了些,早年從商致富,但畢竟開國功臣,武德年間就封了國公,還做了工部尚書兼檢校六部尚書事、檢校并鉞將軍、檢校揚州大都督府長史,貞觀后還做了利州都督等,不論是資歷還是官爵都比他高的多。
“應國公素有大才,怎能屈居于許某之下,應當請應國公任轉運使,許某為副才是。”
秦瑯笑了笑,“得了吧,朝廷官職你們以為是私下人情呢,還能這樣推來讓去?我跟你也交個底,你們兩人都是我向陛下舉薦的,也確實都是比較有才干,也與我親近,所以我希望你們二人能夠好好合作,一起管理好轉運司,不要內斗。只要你們好好配合一起努力,未來你們都還有大好機會的,目光放遠些。”
許敬宗聽了這話,倒也安心不少。
秦瑯把許武二人拉上來,也是有原因的,這二人都是他確認過很有才干的那種人,再一個也都跟他關系近,這樣的人秦瑯夾袋里也不多。
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宰相總也得有幾個公卿支持的,在朝中他也得有自己的人。
“王珪罷中書令外出,政事堂中能接任此職中,也唯有三郎了吧?”許敬宗不輕不重的拍了秦瑯一個馬屁。
秦瑯呵呵一笑。
李世民用人還是比較有特點的,尤其是對于宰相,喜歡折騰,拎來拎去,把宰相們折騰的沒半點脾氣,觀看政事堂這些宰相,也就是房玄齡、魏征沒怎么被動過,其它的哪怕是長孫無忌都沒少被拎。
皇帝用宰相,就跟是在馴馬一樣。
蕭瑀、陳叔達、楊恭仁、宇文士及、房玄齡,杜如晦,溫彥博、楊師道、秦瓊、李靖、侯君集、秦瑯、高士廉、馬周、韋挺、孫伏伽、戴胄、魏征、高士廉、長孫無忌······
皇帝用過的宰相真是不少。
能安安穩穩呆在政事堂一直做宰相,還真難。
現在中書令一職空缺出來,秦瑯還真沒打過這主意。
“我估摸著,中書令一職,當授予蕭瑀。”
“蕭瑀?”
“四拜四罷的蕭太子太傅?”
“再拜,那就是五拜宰相了!”秦瑯淡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