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槐花香。
孩童們開始忙著打槐花,蒸槐花飯吃,年成好了,不用擔心青黃不接的時候要逃荒要飯了,但槐花滿樹的時候,大家依然還是會打槐花吃。
秦瑯甚至都帶著家里幾娃到槐樹下,親自表演了一番爬樹的真功夫,打下許多槐花。
北方的百姓喜歡在門前種顆槐樹,有句老話說的好,門前種顆槐,財運自然來。五月槐花開,不僅好看,而且也是食物。
槐花味苦,性涼,不算特別好吃,但也有種不錯的味道,做成槐花飯那是經典家鄉味道。
秦瑯帶著幾娃,把打下的槐花用清涼的井水沖洗過后,拌上面粉,加入鹽和蝦粉,上鍋燒火蒸,蒸好后拌上香油,再撒上把一青二白的靈魂蔥花,一道地道的槐花飯就做好了。
半開的槐花苞做成的槐花飯,捧個大碗,蹲在槐樹下大口吃著,別提多過癮,有種特別的味道。
大郎秦俊拿著筷子已經很穩,吃的模樣十分可愛,秦仁則只能張著嘴巴啊啊的叫著。
“三郎,翰林院來人宣詔!”
翰林院來的是大學士岑文本,這位比許敬宗還要年輕幾歲,今年也才三十多歲。這位也是名門世族之后,曾為蕭銑中書侍郎的他,歸唐后一直在江陵地區任職。
貞觀年間,被征召入朝,授為秘書郎,但短短數年,已經青云直上,他的仕途得益于李靖的大力舉薦。李靖當年帶兵攻南梁江陵,岑文本就是主降派,城降后跟李靖打交道,配合不錯,也展示了很了得的能力,讓李靖印象深刻。
秘書郎到中書舍人,再到中書侍郎,然后轉翰林學士承旨,再到如今改為翰林院大學士,以專典機密銜入政事堂為相。
能勞動岑文本親自前來宣旨,這旨意不一般。
如秦瑯所預料的一樣,王珪罷相外出后,空出的中書令一職,并不可能授給他秦三郎。
“罷兵部尚書,改檢校吏部尚書!”
岑文本來衛國公府之前,已經先去過了宋國公蕭瑀府中。
太子太傅蕭瑀被白麻宣相,拜中書令。
“不知何人接任本兵一職?”秦瑯笑問。
這次的宰相人事調整,政事堂的諸相都是一頭霧水,皇帝完全就是暗箱操作。皇帝讓秦瑯舉薦人選,他推薦了柴紹、尉遲恭和李道宗,這三個不論官職爵位還是功績資歷,也確實夠當兵部尚書了。
但秦瑯卻覺得皇帝不太會選他們。
“說來衛公可能不信,是鎮撫司張亮,陛下特進封他為鄅國公、授兵部尚書。”
聽到這個結果,秦瑯倒忍不住笑了笑。
張亮啊,軍中出了名的草包將軍,打仗本事出了名的差,當年在瓦崗的時候就常打敗仗,事實上他在武德年間投入秦王府后,也并不是以領兵出名的,他跟侯君集一樣,以前就是李世民的哼哈二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