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君集是貼身保鏢,侍衛統領,張亮則是負責干臟活陰私事的,打探情報收買人心策反暗殺啥的。
在奪嫡最關鍵的時候,李世民就是派張亮到洛陽一帶去替他招攬豪杰游俠死士,結果事機不密還被李元吉給抓了,不過張亮本身草莽底層出身,雖不會打仗,但嘴嚴。
任如何拷打,絕不吐半個字,啥事都一身扛下。
所以李世民對他還是十分信任的,秦瑯一手拉起來的鎮撫司,沒搞多久就讓交給他來統帶,一帶就是好幾年。
也不知道皇帝是怎么想的,非要用個草包將軍來當兵部尚書,侯君集當兵部尚書,已經讓軍中上下夠吐槽的了,現在居然讓張亮來當。張亮這人吧,也不是沒優點,只是優勢不在軍事上。
張亮搞情報特務這一塊,其實也一般,張亮真正比較擅長的還是在庶政上,他是個比較優秀的民政官,當個刺史什么的那絕對勝任。
不過皇帝用人有皇帝的心思,兵部尚書也未必就要非常能打仗,兵部的職責主要還是軍政這塊,本就是文職系統,兵部尚書也實際上是個文職,皇帝用一個自己的收腹坐在兵部,其實很符合皇帝的利益。
柴紹確實能打仗,帶兵的本事一點不比李靖秦瓊差,但柴紹以前都是跟建成帶著李世民玩的,地位比較超然,早年在奪嫡之斗中,說是中立,其實是站建成的,加之現在李淵還沒死呢,李世民對柴紹始終還是有些忌憚猜忌的,故貞觀一來,柴紹能力擺在那,但地位一直很尷尬,兵部尚書誰當也輪不到他。
李道宗倒是李世民的迷底鐵桿,只是一來太年輕,軍功不夠高,資歷不足,二來他又是宗室,這是李世民比較在意的地方。
尉遲恭倒是員猛將,可太野蠻跋扈了些,玄武門之后簡直就是目中無人,誰都不放在眼里,幾次三番的惹事,被李世民一腳踢到山南去,現在還不打算叫他回來。
“那鎮撫使誰接任?”
“百騎司統領李君羨接任鎮撫使,左金吾衛大將軍吳黑闥改任百騎司統領。”
魏昶劉九等人沒當上鎮撫使一點不奇怪,他們終究不是皇帝潛邸心腹,正常情況下,基本上沒有可能當上鎮撫使的,走了張亮還有李君羨,調走了李君羨也還會有李孟嘗,公孫武達,劉師立等皇帝心腹。
張亮授兵部尚書后,也得到了參預朝政之銜,水到渠成的進入了政事堂成了宰相。
走了一個王珪,又回來一個蕭瑀,還帶了個張亮。
“陛下說趙國公遠征西域,恰逢考課法調整,今年吏部將要考核大量官員,所以吏部不可一日無人主持。衛公年青有為,才干著著,便能者多勞,由衛公主持。”
秦瑯心說,真說的這么好,怎么不直接改任吏部尚書,還加個檢校?不就是臨時代理下主持下吏部工作嘛,等長孫無忌回來,還得交給他。
“馬上朝廷就要對京官進行全面考核,陛下讓衛公做好準備,把這差事辦好。”
秦瑯招待岑文本吃了一頓槐花飯。
老岑對這招待倒是有些稀奇,若是秦瑯其它招待,他估計不會留,畢竟他這個職務比較特別,可槐花飯,真不好拒絕。
這么別出心裁的飯食,引起他的一些記憶。
“前朝末年,先父任邯鄲縣令,遭人誣陷,那時我年方十四歲,只能趕到司隸臺為父訴冤,路上也曾以槐花充饑······”
當年岑文本趕去為父申訴告冤,真吃了許多苦,但那一次也是他年少成名的一戰,憑著一張犀利的嘴,他成功的在京城引發轟動,成功為父親伸冤解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