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瑯得出這個結果,張亮是皇帝心腹,張亮是草包將軍,所以張亮可能要調去御史臺。
“那老師是不是可以再回去任兵部尚書?”承乾問。
秦瑯卻是搖了搖頭。
彈劾案還才剛開始,哪有這么快得出結論,估計御史臺這次也不會輕易收手,不管最后結果如何,一時半會還不出結案,所以他復相也不可能。
至于兵部尚書這個職務,秦瑯相信李世民肯定還是更愿意交給自己的心腹的。
秦瑯雖也是皇帝心腹,但不是那種真正的貼心人。
最有資格當兵部尚書的應當是李靖或秦瓊,要么柴紹和李孝恭,可皇帝恰恰不可能再讓他們當兵部尚書。
皇帝用人,可不是看誰最有本事,而是看誰最符合他的利益。
代國公李靖、觀國公楊恭仁,都在忙著收拾行李,要前往隴右封地就藩,其實秦瑯也想南下安南封地一趟,可惜他現在被彈劾期間,不太適合離開京師。
管他誰當御史大夫,誰當兵部尚書吧。
雖然嘴上這么說著,可秦瑯還是進行了一番暗里活動。
朝堂上暗流涌動,長安城的百姓們卻都看花了眼,實在是變化太快,先是秦瑯罷相,接著是房玄齡罷相,然后宰相長孫無忌去西域鍍金失敗,也跟著被罷相,然后就鎮守西域。
再接著新任御史大夫韓仲良翻車了,免御史大夫外放揚州大都督府長史。
侯君集加階光祿大夫,授吏部尚書,加參預政事銜,復相。
兵部尚書張亮遷御史大夫,仍參預朝政。
鄂州都督尉遲敬德征召入朝,拜兵部尚書,參預朝政。
原揚州長史李襲譽入朝,授御史中丞,侍御史崔仁師升御史中丞。
兵部侍郎崔敦禮出使海東四國回京。
連向來囂張跋扈的尉遲老黑都拜相了,長安好多人這才想起來,原來這老黑還活著啊,大家都快把他忘記了。
侯君集、張亮、尉遲恭拜相,房玄齡、長孫無忌、秦瑯罷相,三進三出,這變化讓人眼花繚亂,看不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