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賁,程處默!”
“羽林,張大象!”
“鎮撫司,劉九!”
······
灞橋驛站。
程處默等魚貫而入,各自報上名字。
元宵已過,出發在即。
秦瑯巡省東南,皇帝旨意從京師各衙抽調才俊干吏隨行,擔任此次護衛的足有一千騎,不知道的還以為秦瑯這是要出征打仗去。東宮左衛率旅賁軍中郎將程處默率領五百旅賁,成為此次出巡護衛主將。
北衙羽林軍的校尉張大象隨領一百飛騎隨行,這是百騎營擴建出來的飛騎營,俱是禁軍精銳。又有千牛衛校尉吳師盛率一百千牛侍衛隨行。
同時這次還有三百神機營隨行。
張大象和吳師盛皆是功臣之子,張大象是原代州都督張公謹之子,老張剛剛改任襄州都督,改封郯國公,進封左驍衛大將軍,其實就是去接替進京拜相的尉遲恭留下的空缺。
而吳師盛的老子是由左金吾衛調任左羽林大將軍的吳黑闥。
“御史臺巡察御史韋文振,政事堂樞密郎來恒拜見相公!”
“吏部考功司員外郎元弘亮,兵部職方司員外郎唐煦·····拜見相公!”
驛站內,房前樹立的雙旌雙節前,一千甲士匯聚,彪悍無比。
秦瑯見過了各部調來隨行的官吏們后,簡單的說了幾句話,便開始上路出發。
尉遲寶琪呈上擬好的路線,卻是出京后前往同州,經蒲津橋過黃河入河東,直趨太原,經井陘越太行山赴幽州,然后東臨海邊,最后沿海岸一路南下。
此行不經潼關,不過洛陽。
“既然去幽州,那干脆把大唐的海岸線全巡一遍,也不要以碣石、渝關為起點了,直接改到營州遼河口起!”秦瑯瞧了眼地圖。
尉遲寶琪此次也被抽調來,職務是參軍事,主管物資。
對秦瑯的調整,毫無意見,甚至隱隱有點小興奮,“到時找機會干高句麗一票,若是能順便把遼東城奪下就更好了。”
秦瑯對他這種瘋話也沒回應,遼東城豈是這么好奪的,不說在遼河的東岸,關鍵是高句麗人向來把遼東城視為他們在遼東的第一核心。
隋征高句麗以來,高句麗人倒也沒有以前那么囂張了,這些年來退守遼河東岸,不敢再輕易越過遼河,但是也絕不會輕易放棄遼東的,遼河就是最后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