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兩碼事,一碼歸一碼。我們現在需要的是順利的先進去溪垌,建立起我們的秩序,將他們納入統治,所以越順利越好越快越好。這萬事開頭難,第一步走好了,后面的才好展開。至于說將來這些人升米恩斗米仇,等那時我們統治穩固了,還怕收拾不了某些蠢貨?”
安南大都護府長史兼交州刺史李大亮面帶憂色來找秦瑯,見面直接遞給秦瑯一張快信。
“安南出事了,句町攻破了安德州,正圍攻廣源州。”
李大亮是秦瑯的老搭檔了,這幾年在安南主政一方,倒也表現很好,他堅持對紅河上游的和蠻部用兵,一路打通了通往云南、巴蜀的通道,開拓設置了七州十五縣。
先前還跟武安州秦家封臣們約好一起征討僚子部,打的僚子部節節敗退,損失了許多個山寨和人口。
句町,正是僚子部的原名,南梁陳以前,僚子部本名句町國,句町在當地僚人語言中,句是九之數,町是血紅之意,句町表示九個血親聯盟的部落聯盟。
句町在先秦時就已經是個較強大的部落聯盟,曾與哀牢國、夜郎國、滇國都是云貴古國之一。
漢代時,句町出兵協助漢朝平定叛亂,斬敵五萬余,展示出強大的實力,于是被漢朝正視,加封為與滇王、夜郎王一樣的王爵,國縣并置。
句町設縣立國,經六百余年,直到南朝梁時被廢。
如今的僚子部,其實就是當年的句町國內外交攻下崩散后的諸部。當年句町九大部族,其實早就變化,實際上現在是有二**部落。
其中又以儂人、沙人和土僚三部為最強。
先前秦勇、秦用他們帶著武安州秦家封臣騎士們,征召了上萬的鄉勇民兵和蠻子,又聯合了左右溪三十六羈縻刺史們的幾萬蠻子,配合李大亮對和蠻、僚子發起聯合進攻。
一路殺過去,攻城破寨,擄掠僚蠻無數。
李大亮在新攻占的地盤上,順勢設立了七源州,廣原州,思瑯州,西原州、安德州等十三州,可謂是一場大捷。
許多僚蠻西遷。
李大亮這次來廣州,誰料戰事又起,僚子部諸蠻居然聯合起來,卷土重來。
“據說僚蠻中出了一個叫儂三娘的女人,十分厲害,原是儂氏首領之女,也不知道怎么的就成了僚子諸部盟主,她在西平打出了復立句町國的旗號,自稱句町女王,召集二十七部蠻帥會盟,集結青壯十萬反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