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鼓咚咚擂動。
一通鼓畢。
長矛手列陣完畢。
又一通鼓畢。
長矛手也不管地上濕滑泥濘,全都一屁股坐到了地上,長矛步槊大刀重斧放平。
第三通鼓又起。
中間的四隊步弓手整整二百人,這些來自于關中地區的步弓手個個虎背熊腰,人高馬大,滿臉絡腮胡子,鼓畢立即單膝跪坐地上。
······
“鎖陣!”
鎖陣是疊陣的關鍵之處,也是其精髓。
以拒馬鎖陣,鐵索相連。
頃刻間,無數柜馬槍組成的柜馬的柜馬立起,三槍六首,首皆有刃,鐵索相連的拒馬,可不是后面陣地上臨時用木樁削尖繩索捆扎而成的一次性裝備。
這是可快速組裝、拆卸,便于攜帶和運輸,卻又猙獰鋒利的陣地神器。
三支拒馬槍兩頭尖銳,中間有一個孔洞,再配上一支插銷鎖緊三支拒馬槍,便形成了一支猙獰無比的拒馬。
然后再用鐵鏈把這些拒馬聯結組合,就能形成一排拒馬墻。
大量拒馬槍組成的拒馬,不僅在陣前立起一道拒馬墻,而且張仁政還早指揮人給整個左翼步兵外面都圍上了一圈拒馬,甚至在圈內,還部置了不少單個的拒馬散置于陣中。
仗還沒開打,卻先把自己圍起來了。
馱米山上,相距不過二里左右的儂三娘子等人居高臨下的觀陣,看的一清二楚。
“這啥意思?”
扶三若有所思,“看樣子好像用的是車陣,據說漢人與北方草原上的游牧騎兵作戰時,為對付騎兵沖陣,往往以車圍陣,做為步兵的屏護。看來他們是想用這拒馬槍代替車結陣,以阻攔我們的騎兵。”
儂三娘子看了會,“可這樣一來,那些唐兵豈不全成了龜殼里的烏龜?而且你們看,唐人把騎兵放到了步兵側后方的位置,但他們的拒馬環陣而立,卻是立在了步騎之間,這么一來,他們的騎兵豈不是也被阻隔在后了?而且你看那拒馬立了多少,他們自己的兵也全被堵在拒馬里面了,他們不打算出來?”
打仗當然不能只挨打不還手的,就算被圍城,也沒有誰把城門堵死的,哪怕城門最容易被攻破,那不能封堵,就是因為那雖是破綻,可也是出城反擊的手段。
誰打仗傻傻的把自己捆住手腳,呆在那不動的打?
就算圍城戰也沒這種打法啊,何況這還是平地野戰?
儂天貴甚至都已經開始嘲諷秦瑯有名無實了。
倒是儂三娘子覺得未必。
“或許姓秦的自知兵馬遠不及我們,故此有意如此約束士兵,以免士兵畏懼逃跑。”
四面皆水,又搞了一圈拒馬鎖陣,這種打法,讓儂三娘等都感覺信心大增。
拒馬雖克騎兵,但對方這樣打法,主動權可全在他們手里。
唐軍陣前。
戰陣已鎖,軍鼓停歇,只剩下紅旗獵獵作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