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仁政看著越馳越近的敵騎,這些驢子一樣的矮小馬,跑起來也真慢,他扭頭看了下左右。
二百弓手二百弩手,全都屏息靜氣,一個東張西望的都沒有。
那一圈圈的拒馬,給了他們莫大的安全感。
軍心定,則必持滿。
對于弓弩手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專注不受打擾,便可以將弓弦拉滿,反弓弩的威力發揮到最大。
春秋戰國時盛行車戰,而到了南北朝時盛行車陣。
南北朝盛行的車陣,其實就是為了克制騎兵沖鋒,給弓弩手們穩定輸出破甲的。
而現在,這塊特殊的地形下,秦瑯下令擺疊陣迎戰十倍之敵,故意以身為餌,誘蠻來戰,看似自負過頭,卻全是精心算計。
這樣的戰況下,才兩千多人的唐軍根本不需要機動,要的是能頂住敵人的進攻,敵眾我寡,敵人會源源不斷撲上來,所以防御反擊才是硬道理。
好在這么狹小的地形里,蠻子沒有象軍也沒有具裝甲騎,否則秦瑯這個拒馬馬鎖陣,也根本防不住。
但戰爭總不會是一成不變的,得根據敵情調整,現在這戰法就很適合眼前的局勢。
蠻騎雖遠不如中原或草原騎兵的強悍,但也終究還是踩著泥濘沖近了。
張仁政目測距離,這一刻反而內心平靜起來。
他也不是戰場初哥了。
“擘張弩準備!”
“放!”
大唐軍隊制式弩有七種,擘張弩、角弓弩、木單弩、大木單弩、竹竿弩、大竹竿弩和伏遠弩。
其中擘張弩是步兵單兵弩,角弓弩是騎兵單兵弩,其余五種弩,都是中大型弩,需要多人操作。
劈張弩就是用手拉弦的弩,相對來說射程比弓要強,擘張弩射程能達三百步,絞車弩射程能達七百步。
不過射程越遠,精度越低,為了保證殺傷力,所以一般擘張弩都是距敵百步左右發射。
弩射程遠,可上弦慢,往往弩上一次弦,弓箭手都能射幾箭了,可弩的威力強勁,尤其是那些用腳開的蹶張弩,甚至是用牛拉動的車床弩等,那更是威力大無力,用的弩槍都直接比步兵長矛還要粗長。
特別是當弩兵站在城上居高臨下的時候,就更猛了,當然,野戰的時候,如果有車陣可依,或是直接搞亂箭攢射,也是非常犀利的,能夠直接遠距離的打擊敵方,特別是在敵人密集沖鋒的時候,威力更甚。
二百名弩手,每人攜擘張弩一張。
此時敵騎尚距一百五十步。
張仁政下令發射。
弩手們端著早就上好弦的桑柘弩,這是一群來自江淮的弩手。
江淮弩手是天下最有名最好的弩手,魏晉以來便免揚天下,特別是在南北朝南北的對抗中,江淮弩手一次次顯威揚名。
隋朝楊廣征遼,也數次征召江淮弩手參戰。
這些江淮弩手沒有關中來的步弓手們高大魁梧,卻也都是南人中的猛男,擘張弩開弦雖沒有步兵長弓那樣要求高,但也一樣是要求兩把子蠻力的。
敵近一百五十步。
對于擁有最遠三百步射程的擘張弩手們來說,一百五十步射擊,是個久經驗證的射擊距離,既能保證威力,又能保證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