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弓弩射擊掩護,然后用樓梯攀城。
雖然這進攻的計劃看起來有些簡單粗暴,但也暫時沒更好的辦法了,碉樓上傳信說還能堅持,但大家都擔心堅持不了太久。
而且烏么部還在城里肆虐燒殺,軍官們都不能容忍。
號角聲響起。
鄭恩養也跟著其它唐軍一樣,提著弓來到西北城角前,然后對著城上吊射,掩護著土兵抬著梯子猛沖過去。
簡單,粗暴。
城上的烏么蠻也匯聚過來,但卻明顯缺少弓弩武器,只能用石頭、木頭、棍棒等往下砸。
唐軍的弓弩手不多,一百多唐軍化身成一百多弓弩手,蠻子土團里也臨時能拼湊起千余箭手,但這已經遠遠能夠壓制烏么部的漁民了。
箭如雨下,烏么部的漁民不少人中箭,于是顧不得扔石頭到處躲避。
鄭恩養用力拉開稍弓,跟著同袍一起射出,然后繼續重復。
一架架梯子架到了城墻上,石坪城還沒修完,所以護城壕、羊馬墻這些都還沒建,倒是讓攻城難道大大降低。
大約半個時辰后。
哨聲響起,嚴石柱一巴掌拍在鄭恩養的肩膀上,“不用再射了,那邊已經攻進去了,旅帥叫咱們趕緊移動到城門處,準備沖進城去。”
鄭恩養嗯了一聲。
“一會跟緊我,小心點,別沖太前,咱們爺倆貼緊點,小心四面的冷槍暗箭。”
附庸蠻族土團在傷亡上百人的情況下,還是成功的占據了西北城角,越來越多的蠻丁蟻附攀上城墻。
這些蠻族土團,雖也都是附近蠻丁,但畢竟征召過來后是參加過集訓的,且裝備雖不如通海軍,但也遠比從前整齊劃一,橫刀、長矛、盾牌,甚至弓箭手等都有基本配置。
甚至戰術上也有了一二分唐軍的樣子,懂些三三配合之法。
三人一小隊,三小隊一火。
只有些漁叉、柴刀的烏么蠻,身上也僅是一件皮袍子,連盾牌都幾乎沒有。
指揮的旅率從始至終都沒有把唐軍派去攻城,只是讓他們以弓弩掩護,對于旅率來說,每個唐軍的士兵都是寶貴的,拿去蟻附攀城就太浪費了。
蠻丁死一些沒事,但如果唐軍死多了,這支拼湊起來的幾千兵馬,可能就會潰散。
好鋼得用在刀刃之上。
城門終于被攻入城中的土團打開,嚴石柱立即招呼著鄭恩養跟著大隊往里沖。
“把盾牌舉起來,小心護住頭面,咱們身上有鐵甲,只要不傷到頭面,身上中一兩箭或是被砍幾刀也沒大事,記住了。”
鄭恩養趕緊有樣學樣。
一手牛皮蒙的盾牌擋在身前,一手依然拎著他的長槊,橫刀吊在腰上,弓箭負在背上。
身上厚重的鎧甲,此時倒反而讓他增添了許多分安全感。
尤其是胸前和后背的那兩塊圓護,就算是蠻子的漁叉正面叉上,都能護住要害不傷。
比起大多連塊牛皮都沒有的土兵,要是強太多。
戰場上,有甲的士兵就算受傷,一般也沒太大的事,甚至有時被群毆都能挺好一會。
而沒有甲,隨便一把短刀都能要你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