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瑯坐在書案前,撫著一把大馬士革彎刀。
彎曲的刀身上布滿了行云流水般美麗的鍛打花紋,美妙異常,讓人賞心悅目,這來自波斯的寶刀,在大唐還有一個名字,叫烏茲寶刀。皆因這種刀是使用烏茲鋼錠所鑄。
刀身上那美麗的花紋,乃是在鑄造時行成的。
波斯人長期保有著烏茲刀的鑄造秘訣,波斯、天竺都不惜高價雇傭這些波斯鐵匠,讓他們為自己鍛造寶刀。久而久之,烏茲刀也形成了不同的風格,比如波斯薩珊王朝產的大馬士革寶刀,其花紋脈絡猶如絲綢織紋,光澤奪目。
而來自天竺戒日王朝雇傭的波斯工匠所鑄的花紋烏茲刀,其刀刃橫面脈絡常呈數十層云梯形,奇巧名貴。而在阿拉伯半島的綠洲商城里,那里的波斯刀匠鑄出來的刀花紋卻呈翻卷形,其脈絡猶如瑪瑙形。
秦瑯收藏了各式各樣的烏茲寶刀不下百柄,每一柄都價值不菲。最便宜的一把也值上千貫。
刀是好刀,不僅鋒利,而且實戰性能也極強。秦瑯曾經試想過要山寨這刀,也請了許多著名鑄刀大師,包括當朝鑄造橫刀極其有名的大師。
想讓他們仔細研究這種烏茲刀,讓他們復原出這種刀的鍛造之法,他甚至還特意花費大價錢,讓胡商冒險走私了許多烏茲鋼錠過來,又曾重金委托胡商為他雇傭聘請波斯鑄刀師來大唐。
但是真正懂得鍛造烏茲刀的波斯刀匠,可遇不可求,如今擁有烏茲刀匠的幾個國家,都是將他們視為國寶,根本不可能挖的到墻腳。勉強找來的幾個,也都是些冒充的。
而大唐的刀匠,對于這種完全陌生的鍛造法,卻也沒法復原其方法,勉強打出一些類似花紋,但整體性能上相差甚遠。
而且大師也說了,大唐不產烏茲礦石,所以就算掌握了方法,也難以大量鑄造烏茲鋼,因此費力去研究這種烏茲刀鍛造之法,也沒有什么價值。
畢竟,烏茲刀最大的特色是其既堅硬又很有韌性,兩者兼得,十分難得。
烏茲礦石產于天竺,這是一種含炭量極高的優質制刀原料,這種礦石在經過密封坩堝熔練后,會形成像大鐵球一樣的鋼錠,這便是傳說中的烏茲鋼錠。
只不過這種烏茲鋼錠因其含碳量高的特點,做出的刀劍雖然非常堅硬十分鋒利,卻很脆。
后來波斯刀匠們改良了工藝,解決了這個問題,他們把烏茲鋼和熟練合在一起,反復折疊鍛打,這樣打造出的刀劍,它的內部就會形成一種軟硬相互支撐的模式,這也是其刀身上美麗花紋的由來。
這種頂級的鑄造之法,使的烏茲鋼成了完美的鑄刀材料,打造出來的烏茲刀既鋒利且又不脆弱。
同時兼具硬度和韌性,讓他可以做到遠超一般刀劍的鋒利。
烏茲鋼錠與鍛造之法,缺一不可,否則便造不出這樣的好刀,光有技術不行,光有鋼錠也不行。
而大唐這兩樣必備之物,一樣都沒有,想偷師學藝,也就如空中樓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