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九年,皇帝執政十年之際,一開始,便顯得有些不尋常起來。
一個多事之秋。
嶺南零星的蠻亂還沒平定,云南、黔中的蠻夷又舉起反旗,北邊與高句麗、薛延陀戰爭一觸即發。
吐谷渾居然又反了。
為此,長安城里開始有流言出現。
李世民突然倍感壓力,又整夜整夜的睡不著。
這次,太保秦瓊再次披甲執锏為皇帝守夜站崗,也起不到多大的效果了。
“三郎到哪了?”
睡不著的李世民,干脆不睡了,讓內侍弄來一些鹵牛肉干等小菜,再煮一壺茶,與秦瓊聊天。
“算算時間,差不多應當要到襄陽了。大瘐嶺梅關新道修成,讓返京路程便捷了許多,不過終究數千里路。”秦瓊年紀大了,有些熬不住夜,坐在那里總有些犯困,有一搭沒一搭的答著。
“老伙計你是不是對朕一直留你在京不滿?”李世民抿一口奶茶,打量著自己這個老伙計。當初他們想遇的時候,是在武德四年,那已經是十五年前了,那時的他還略帶稚嫩,距離淺水原大敗也不久。
而秦瓊卻是正值當年,先后跟隨來護兒、張須陀、裴仁基幾位大將,又在瓦崗寨、洛陽王世充等處威名遠揚,得遇秦瓊,李世民如虎添翼。
敗宋金剛,降尉遲恭,破王世充,平竇建德,他們無往不利,所向披靡,那時的秦瓊,真正的戰神降世,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也。
十年前,玄武門之變的那天,他冒險率八百死士兵行險招,在關鍵時刻,秦瓊引渭北大營的北伐軍及時趕到,一錘定音,鎖定勝局。
曾經的秦瓊,何等的魁梧霸氣啊。
如今,頭發花白,身形佝僂了。
“臣是一名軍人,相比起無數的軍伍同袍,夠幸運了,我于亂世之中征戰,卻能活著享受太平,見到這貞觀盛世。只不過臣這一生,大小歷經千百戰,渾身創傷無數,流過的血都有數斗,如今雖然還未知天命,可身體確實大不如從前了。”
“但是臣自以為,如果陛下有征召,臣依然能提槍跨馬上陣,依然能為大唐御敵殺賊,只是這京師繁華,臣卻無用矣。如今西南邊疆不寧,臣想早點回去為圣人鎮守。”
李世民感慨的道,“我也知道叔寶你身體舊傷纏身,所以才想讓你留在長安好好療養,京師有最好的名醫,有最好的藥材,你是朕的猛將,更是朕的福將,朕還離不開你。如果割朕身上的肉,放朕身上的血能給你療養,朕都絕不會皺一下眉頭的。”
秦瓊十分感動。
“臣唯肝腦涂地無以報也。”
“叔寶啊,西南夷你也不用太放在心上,終究是跳梁小丑而已,就算吐谷渾在這節骨眼上鬧事,朕其實也沒太放在心上,只是覺得有些惡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