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給起的這四貴之名,傳揚甚廣,李世民也早就知曉。畢竟手握著鎮撫司、殿前司、百騎司這三司的皇帝,耳目可是比誰都靈敏。
對此李世民甚至都接受了這種說法,有好幾次在殿上也都引用這說法,甚至還說貞觀四貴與隋朝的四貴五貴不同,說當年楊廣的五貴,那都是些阿諛奉承,曲意逢承皇帝的奸臣。
而貞觀四貴,那是真正為國建立佐命功勛的功臣,一個個都是于國有大功,且極有才華之人。
在皇帝的這番肯定之下,四貴之名也就越發坐實,甚至成為一個官方說法了。
“有消息從遼東傳回,高句麗人如今果然正在大肆征召人丁,開始修建千里長城。而且朕還聽說,高句麗人在安市城在打造軍械,其中就有波斯匠人為他們打造烏茲刀和鐵鎖甲。”李世民捴著胡須,“這是否就是你那計劃開始了?”
“代號老鐵的計劃確實已經展開了,計劃進行的如預計一樣,十分順利。那泉蓋蘇文對那些波斯匠人如獲至寶一樣供奉起來,尤其是在見識到了他們在那邊打造出來的烏茲鋼刀和波斯鐵鎖甲后更是興奮至極,臣安排的走私商已經開始準備接觸了,相信泉蓋蘇文很快就會上當,到時他會花費高價來雇傭那船主為他走私烏茲鋼錠和鋼絲等······”
李世民轉身走到身后,從柜架上取下一把彎刀,卻正是一把正宗的大馬士革寶刀,由天竺烏茲鋼錠鍛造而成,出自波斯薩珊皇室御用刀匠之手,十分珍貴。
“這樣的寶物,就這樣送給高句麗人了,朕還真有幾分不舍呢。”
“圣人,對高句麗人來說,這就是毒藥,他們造的越多,毒就越厲害。”
其中的道理,李世民也早就在秦瑯的秘奏中見過,也十分理解贊同。對于一個國家來說,烏茲寶刀、精良鐵鎖甲這種東西當然是好東西。
但是,這種東西其實對于一個國家來說,也要看具體情況。如果綜合實力夠強,能夠打造出足夠數量的寶刀寶甲并裝備士兵,當然能讓戰斗力更上一層樓。
可如果實力不夠,強行上這種寶物,那么就會消耗本就珍貴的戰略物資,造一把普通刀的材料和費用,你拿來造一把烏茲寶刀,這后果李世民很清楚。
就如同是大唐的具裝甲騎一樣,這種重裝騎兵,用對了地方,那就是戰略性力量,可就算是大唐的實力,也供養不了太多。
打個簡單的比例,一個輕步兵,都要五戶農戶供養,一個騎兵,則能養五個步兵。
一個人馬俱甲的具裝甲騎,其耗費可能就是十個輕騎兵的。
在戰場上,重裝騎兵有時能以一當十,甚至是當百,能起到舉足輕重的關鍵作用,但你不能僅靠重騎兵。
重騎兵也就只能用在關鍵地方。
一個重騎的供養成本,可能就是一百個輕步兵的,但要訓練、維持,卻不是這么簡單的帳。
比如輕步兵在補充等方面,便更具有可持續性,甚至戰爭關鍵時候,直接把青壯農夫征召進來,遞一把長槍,也能勉強充當一個輕步兵。
但是一個精銳的重裝騎兵,沒有個幾年時間是練不出來的,甚至他的坐騎也不是一朝一夕能練出來的,其裝備的打造也是極費時間。
如果一支重騎兵損失了,想再補充或重建,極為艱難。
這也是雖然重裝騎兵了得,可就算統一天下的大唐,其實重裝騎兵的數量也只維持在很少的一個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