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府文學館編撰《括地志》,正文五百五十卷,序略五卷,總敘歷代州、郡分劃制度,正文則把大唐的三百余州,一千余縣,依十八道劃分,敘述各州縣的建置沿革、山川形勝、風俗、物產,以及古跡、人物等。征引贍博,為當世所重。
雖然目前全書還沒完,但僅已經編好刊發的諸卷,已經引的天下轟動,甚至李世民看了都大為贊嘆叫好,對李泰以及魏王府的編撰人員都大加賞賜。
而這括地志能修的這么成功,其中有一多半的功勞,是因為有范陽盧氏的加盟,范陽盧氏家學淵源,人才方面確實了得。
這本書連秦瑯看了都忍不住贊嘆,確實是一本非常有價值的書。
李泰雖然掛名主修,實際是以盧氏等主編的,但書修成了自然少不了這個項目的發起人和總負責人李泰的。
除此之外,房玄齡的次子房遺愛,就是賜婚高陽公主的房二,更是跟李泰這個大舅子走的非常近,完全沒有半點避嫌之意,出則成雙,入則成對,不知道的還以為李世民給他們倆賜婚一對了。
而柴紹次子柴令武,尚巴陵公主,也是天天混在魏王府的。
若是房玄齡和柴紹沒有半點支持李泰的意思,絕不可能任由兒子跟魏王走的這么近,怎么也得保持一點距離的。
看一個人的立場,不需要聽他說什么,只要看他做了什么。
隨著皇子們漸漸年長,特別是李承乾這兩年的一些行為惹皇帝不滿后,大唐的朝堂上正在分裂。
李世民的那些臣子們,包括他的心腹們,如今漸漸圍繞著幾位有能力的皇帝身邊,形成了黨派。
長孫無忌、秦瑯那是堅定的太子黨,一向如此。
可現在房玄齡和柴紹暗擁魏王,蕭瑀、楊師道等在擁吳王李恪,更多的官員都面臨著站隊的問題。
能站在朝堂中樞的人,面臨著將來越來越激烈的皇子爭斗,是很難獨善其身,不被卷入進去的。
而一旦站隊失敗,下場也會很不好。
想想歷史上,房玄齡好像確實就是魏王黨的,所以貞觀后期長孫無忌不遺余力的在打擊房玄齡,在他死后都沒放過他。在高宗繼位后,執政的長孫無忌便立即用高陽謀反案,把房玄齡家族連根拔起,同時被株連的還有柴紹家族等,而吳王李恪也被長孫無忌親自打入謀反案,讓他不得翻身。
至于房玄齡之后的魏王黨骨干宰相劉洎,更是在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的聯手打擊下,落的個身死的下場。
不過后來長孫無忌的下場也不怎么好,以他為首的當初擁李治的太子黨,也是關隴集團核心的長孫無忌、褚遂良、韓瑗、來恒來濟等最后也全都被李治武則天鳥盡弓藏。
而李治武則天能將親舅舅掀翻的關鍵,又是借助了山東集團的勢力,這支勢力的代表正是李績、程咬金等武將們,也是當年來自瓦崗的秦王府軍功集團。
李績與長孫無忌同為托孤顧命大臣,最后卻給了長孫無忌致命一擊,但李績雖然壽終正寢,但他的孫子后來造武則天的反,他死了也被清算,連李淵賜的國姓也被剝奪了。
當官,尤其是當到宰相這個級別,進入朝堂中樞的官員們,最危險的已經不是什么工作犯點錯,甚至是偷點拿點循點私情安插幾個親朋友什么的了,對他們來說,唯一能夠威脅到他們生命,甚至是整個家族命運的,只有皇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