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有罪,請神靈責罰,而不是讓我遇到秦瑯。”
深夜。
雷關前,吐蕃使者噶爾東贊披著毯子坐在山崖下背風處,面向著一堆篝火,屬下在烤著肉。
肉香四溢,噶爾東贊卻不為所動,仍然愁眉不展。
今天一大早,他就在虎服勇士的護衛下,再次來到了雷關前,叩關獻上贊普國書,還提交了禮單,并再三言明要去吊唁唐家秦忠武王和代贊普拜見魏國公等。
可關上守將并沒放他們進關,禮物也沒收,幾封書信和夾附的禮單倒收進去了,卻只讓他們等著。
這一等,就是清晨到日落,白天等到晚上。
相隨的一百虎服勇士都已經很不耐煩,但東贊卻很有耐心,或者說經歷上次的失敗后,這位吐蕃內大臣如今變的耐心多了,他不可能轉頭回去,手里的籌碼太少,回去了就只是失敗。
身為噶爾家族年輕一代的佼佼者,雖說東贊也三十多歲了,但卻也已經是吐蕃朝中重要大臣,雖還沒進入政務九大臣之列,也未能成為大相下的九臣,可卻也已經做到了三班領班的四名內大臣之一。
若不是先前出使失敗和攻關再敗,本來這次東征順利,他又能趁勢立功,那么東贊是很有機會順勢就進入大相府,成為小內相。可他搞砸了,這次不能再失敗了。
唐人雖沒讓他入關,但也說讓他等著,所以還有希望。
“唐人究竟何意?”
一名身著虎皮褂、虎皮裙,外罩虎皮袍的噶爾子弟將烤好的羊肉遞上,一邊問。
噶爾嘆了聲,“誰讓唐家如今占據著上風,自然也就占據主動了,等著吧,既然唐人只讓等著,說明還有機會。”
“會不會又是唐人的什么陰謀,或只是耍我們?”
東贊看著這位家族的堂弟,他身著六勇飾,是吐蕃一等一的勇士,吐蕃尚勇好戰,對于有戰功的勇士賜以虎豹皮為飾,除了虎皮褂虎皮裙虎皮袍外,還有虎皮做虎皮鞍和虎皮馬鐙墊項巾等。
而贊普身邊還有更高級的侍衛勇士,更是穿著虎皮衣豹皮裙。
這次他來,贊普特意讓他帶一百虎服勇士,一來是帶多了怕唐人誤會,二是帶少了又怕被唐人輕視,所以最后帶一百虎服勇士,數量不多又能展示實力。
可誰知,人家唐人連關門都不開。
東贊看著這一百名吐蕃虎服勇士們,他們的肩膀上還綴著一塊長方形的告身,是紅銅材質,上面又嵌了一些圖案。
吐蕃國內改革,向贊普集權改,從原來的貴族部落聯盟制度,漸變成如今的贊普中央集權制度,不僅設立了中央和地方的各種官制,也有了較完整的官階制度。
比如贊普授給官員們告身,以瑟瑟玉石金銀銅等六種材質區別,最高大瑟瑟最低紅銅,分為六階十二等官告制度,也稱為章飾。
而在這六階十二等告身之下,還有鐵、木告身,用以頒給貴族官員之外的桂、庸階層。
東贊旁邊這一百虎服勇士,就都有紅銅告身,雖然是六階十二等中最低階的,可這也說明這些身著虎皮,臂膀上綴有紅銅章飾的勇士,不僅僅是戰士,而且全是軍官,最低也是曹長。
吐蕃的曹長,其實也是仿的唐朝官職名,唐朝邊軍鎮戍中也有兵曹參軍、倉曹參軍事等職,吐蕃人便干脆在其百戶以下設曹,百戶有百夫長,曹有曹長。
一百戶轄兩曹,一曹五十人,這曹其實就是相當于大唐府兵中的隊。
大唐府兵的隊正是九品軍官,吐蕃人的曹長,也一樣有紅銅告身,是最低階的武官。
不過吐蕃的曹長跟大唐的隊正都差不多,都是最基層的軍官,打仗的時候都是沖鋒在前,列陣也是排最前的,所以這些人論沖鋒、格斗、騎射等都很強,但若說更高層面的東西,往往就不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