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進達、程名振、王文度領軍兩萬自海上往鴨綠江口,先增防大行城、泊灼城,若烏骨城有機可乘,則拔之。若無機會,不可強攻,先退守大行城、泊灼城,以待明年。”
兩萬人馬多調艦船,多帶糧草軍械,趁此鴨綠江防線大開的機會,把大行、泊灼兩城給占了,以做為明年攻平壤的據點。
也可做為封鎖高句麗遼東兵馬的攔截。
能攻下烏骨城最好,沒機會也沒關系。
心情大好的李世民,甚至主動讓秦瑯給他倒上一杯酒。
“來,預祝旗開得勝,干!”
“祝!”眾臣一齊舉杯。
······
北風呼嘯。
營地卻是一片躁動興奮,大營里牛進達領王文度、程名振二將點選兩萬人馬拔營離開。
眾將士們聽說牛見虎在東面如虎入羊群,攻城掠地,勢不可擋,都是既興奮又羨慕。
面對著即將到來的十五萬高名麗軍,沒有一個唐軍士兵畏懼,遼東的天雖然寒冷,可大家心頭卻十分火熱。
將士們裹著冬襖,都在抓緊時間磨刀霍霍。
秦瑯喝了些酒,收拾干凈了帳篷,呼嚕嚕一覺到天亮。
天明,聚將鼓聲響,秦瑯趕到御帳。
李世民做戰前部署。
詔以歸德郡王、左衛大將軍李社爾率一千突厥精騎前去誘高句麗援軍,然后程咬金領兵五萬在六山西嶺布陣迎敵,引誘敵軍出擊。
秦瑯率軍十萬,伏于北山之后,待敵軍交戰后,從側后殺出。
皇帝則親率御營中軍,伏于山上。
這基本就是先前秦瑯在建安伏擊安市援軍的打法,李世民覺得這種安排很不錯,也就干脆直接拿來用以伏擊淵蓋蘇文的援軍。
“趙國公留守大營,在此御帳之側置受降帷帳,明日午時,納降虜于此也!”
皇帝自信萬分,豪氣干云。
諸將紛紛領令,大聲應諾。
秦瑯推辭,不想領軍,但皇帝卻還是讓他統領最大的主力部隊,“此役最為關鍵,太尉當仁不讓,豈可自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