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乾把政事堂的奏章拋到了一邊御案上,“房相不愧曾得圣人稱為房謀杜斷之人啊。”
太子當著許敬宗的面,稱贊房玄齡,卻也等于在貶低長孫無忌。許敬宗聽的暗暗心驚,卻又大感受寵若驚。人主在臣子面前,點評其它大臣,這本就也是對臣下的一種親近信任之態。
況且還點評的是房玄齡長孫無忌這兩位重臣。
“郭孝恪征焉耆我是不擔心的,焉耆王龍突騎支叛唐,本來國中也有許多反對之人,這次連他的三個兄弟都愿意為大唐向導帶路,可知這次出兵會很順利。尤其是這次郭孝恪選擇的出兵時機也很好,正好是欲谷設出兵攻打米國,暫時無暇南顧之時,僅以焉耆那數千兵要分守九城,如何擋三千大唐武賁之師?”
“殿下所言甚是。”許敬宗奉承。
“其實大唐在西域并非只三千兵,就算要集結三萬人馬也不是問題,但先前太保和陛下都曾對西域戰略有過精彩的論斷,不能急攻而要緩圖。孤看如今高句麗的情況也是如此,既然現在高句麗內部君臣不和,那我們就暫許其降,坐觀其內訌,先把遼東給吞下再說。”
“今年時間上來看,是沒法硬攻下遼東那些骨頭,所以不如借高建武之降,兵不血刃的拿下遼東。”
“國舅也終究是沒有帶兵經驗,房相雖也沒帶過兵,但為圣人贊畫軍務參謀軍機籌備糧餉,卻是十分出眾的。”
承乾親自給許敬宗倒了杯茶,招呼他坐下喝。
“李義府這人學士知曉嗎?”
許敬宗道,“監察御史李義府原在秦忠武王松州幕下,后得其表薦入朝,授門下省典儀,后來得到太保、馬周的舉薦,轉監察御史,此人才能出眾,文筆極好。”
他知道李義府那是秦瑯的人,而且李義府也對他十分尊敬,因此許敬宗也是當太子面為李義府說了不少好話。
“孤見過他寫的一些文章,確實很有水平,而且任監察御史,也起了幾個案子,彈倒了好幾個人,有能力有干勁,孤打算向圣人舉薦其為太子舍人、崇賢館直學士,你覺得如何?”
“殿下知人善用!”
承乾呵呵一笑。
“太保舉薦的人,都是比較有能力的,比如馬周、比如許公你,又比如來恒來濟兄弟還有這李義府、裴行儉等。”
這話暗藏機鋒,許敬宗心中一凜。
“太保當初舉薦馬相公時,馬相公也還只是一布衣白丁。”太子端起茶杯嘆了聲,“可惜馬相公身體不行了,御醫說時日無多了。”
許敬宗一怔,不知道太子跟他說這些做什么。
“魏公在門下省多年,執掌諫臺,干的很好,馬公接任掌中書,做的也非常好,學士覺得,如果馬公也走了,誰來接任門下省比較合適呢?”
許敬宗心中迅速思索著,這種事情他做為知制誥確實也可以給太子一些建議,但拜相這是皇帝之權。
太子其實也僅是舉薦之權的。
正常來說,若是馬周也因病逝世,那侍中一職空缺的話,當然應當是由黃門侍郎接替。
門下省按制有兩位黃門侍郎,但有時并不都任命,比如眼下,馬周是侍中,黃門侍郎是劉洎一人,另一個侍郎位空缺。
褚遂良也曾任過黃門侍郎,如今是中書侍郎。
崔干也做過黃門侍郎,但已經外任。
所以正常來講,劉洎接替侍中的可能性最大,或者是中書侍郎褚遂良,當然如今朝中官職,以中書令最尊,其次侍中,然后是左右仆射,所以說如果以左右仆射一個來補侍中,也是可以的。
劉洎這人許敬宗比較了解,以前曾在太子東宮任過職,但后來跟岑文本、房玄齡、杜楚客、柴紹等人都轉而支持魏王李泰。
后來皇帝下定決心力保承乾,讓李泰出京就藩前,便狠狠的處置了一批魏王黨,劉洎和杜楚客等都受到嚴懲。
不過劉洎這人本來比較強,在外沒呆多久,又被皇帝召回了京,甚至還很快升任了黃門侍郎之職。
許敬宗一下子明白過來,看來太子承乾還記著劉洎當初支持魏王這事呢,根本不想讓他做侍中。
“褚遂良與劉洎向來不和。”許敬宗想了半天,說出這么一句話來。
承乾笑了。
“來,喝茶。”
接下來太子沒再多說什么,但許敬宗卻已經了然,出東宮時,許敬宗手里還拿著太子賞賜下的兩斤龍井,站在宮前,滿面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