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直接為皇帝刺探天下消息,秘密監視的鎮撫司、殿前司和百騎司這三司,皇帝的耳目可以說是遍及天下,消息十分靈通,沒有什么事情是能夠隱瞞的了皇帝的。
在信息掌握這塊,李世民遠遠超過太子,更別說朝中的宰相大臣們。
他們知道的李世民知道,他們不知道的李世民也知道。
崔仁師上封事密奏秦瑯謀反種種行為,李世民其實早知道了。
真當他的情報三司是吃干飯的,還是他在嶺南授予密折之權的官員都跟秦瑯穿一條褲子了,還是說整個嶺南的官員們也都被秦瑯收買了,明的奏本和暗的封事就沒一個人報告秦瑯的行為?
這當然是不可能的。
但皇帝一直沒有管,對于屢屢密奏打小報告的那些官員,皇帝的批復也都是朕知道了,卿辦事辛苦等等。
大唐立國數十年,發展到如今,有一套相當嚴謹的制度,有如精密的儀器,誰想輕易的鉆空子,是很難的。
張亮謀反案,其實也早有人密奏報告過了,李世民也只是一直壓著,一來是張亮的行為雖然蠢,但還不至于能馬上造成什么壞結果,所以皇帝只是在等一個恰當的時機處置。
至于秦瑯的這件事情,李世民則是完全不同的態度,首先李世民不相信秦瑯這是要造反,二來秦瑯的行事,雖然有些過線,但這在當今也屬于一種較普遍的現象,勛戚豪門都在這樣干,只是秦瑯搞的比較大而已。
皇帝殺劉洎,因為他不該還扯上魏王,甚至又與房玄齡等暗里往來,這犯了皇帝的大忌。張亮這次要被殺,也幾乎完全是這個原因,他就是因為是魏王黨的原因,才被李世民召回朝任工部尚書的。
當著馬周的面,皇帝也說了,張亮是個蠢人。
張亮造不成反,這種人就算造反也不會有多大的危害,但現在皇帝身體不行了,他打算借張亮再來整頓一下朝廷,給太子承乾再掃清一下路。
借張亮這個案子,讓房玄齡徹底退下來,把李績貶謫敲打一下留給承乾去做人情,甚至還要借張亮案,把趙郡李氏、博陵崔氏、范陽盧氏等這些如今抬頭的五姓七望再給敲打一下。
五姓七望既得用,又得防,不能讓他們竄的太快太高。
博陵崔出了個宰相崔敦禮,現在再把分支的崔仁師給除官為民流放,也算是敲打警告一下他們,而趙郡李、范陽盧氏,先前一直支持魏王李泰,這次當然也得好好收拾警告一下。
太子承乾的儲位任何人都不能再動搖,這件事情再無半點余地。
之前李世民曾經猶豫過,所以對于魏王黨什么吳王黨確實也就放任了,但當他做出決定,尤其是如今自己身體一天不如一天的時候,那么就不容再有半點觸碰底線的行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