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希望西域能夠變成第二個漠北。
但現在的情形來看,并不容易,甚至幾無可能。
西域最大的威脅還不是昭武九國或吐火羅二十九國,又或更遙遠的西突厥可薩部,而是在西域已經立足近百年的西突厥諸姓部落。
他們的實力依然很強。
······
呂宋。
秦瑯坐在舊金山港,一支船隊緩緩駛入港口。
“滿載而歸啊!”
跟隨在秦瑯身邊的一眾家臣們高興的望著那些吃水很深的寶船。
降帆下錨。
隨船下來的鑄幣廠長秦祿激動的向秦瑯報告此行的收獲,運回了一百五十八萬斤銅。
“這些銅與銀伴生,我們運回來先冶煉一遍,還能得到許多零銀。”
秦瑯驚訝一次性運回了這么多銅,倭國的銅被稱為紫銅,發現的銅礦很多,產量也很高,但一次性能運回這么多,也不簡單了,這不僅是商業貿易,必然還涉及到更高層面的許可。
秦家的大寶船數千料,排水量千噸,一次能載百萬斤貨物,銅料海運回來,運輸卻是比較方便的。
一百五十八萬斤銅,也就兩條大寶船就裝完了。
不過能買到這么多,卻不易。
“我們秦家這幾年在倭國可沒少投錢,咱們又出技術又用本錢的,倭國權貴們出礦出人,這合作當然好了。”
倭國盛產銅,但一直以來他們采礦的技術不行。
秦家主動找上門去談合作,提供堪探開采以及冶煉加工技術,還包銷,其中利潤還是很高的。
此時的倭國雖說是大和朝當政,可天皇也只是名義上的君主,實際上地方上還是各大豪族掌權當政,連大和朝廷也基本上是蘇我氏這樣的門閥掌控了。
這些年蘇我氏家族主導下的大和朝,全面效仿大唐改革,各方面都算進步不小,朝廷也算是一點點的從權貴和地方豪強手里收回了不少權。
班田制等的推行,確實讓朝廷有些像樣了。
但改革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尤其是之前蘇我氏家族做為大陸派,一直是跟百濟國關系友好,同時主導攻新羅的,這一決策,讓他前些年跟大唐關系陷入危機,唐朝授權的許多劫掠船在倭國沿海劫掠,加之海上貿易的封鎖,讓剛開始改革興盛的大和朝廷差點就崩潰了。
甚至還引發了朝中幾場政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