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幣鑄幣利潤低,所以這次也調整了,尤其是金幣,降為七五。
原來朝廷的金幣本就不是純金的,摻入了銅,既能使金幣更堅固耐磨,同時通過按面額標價,是所謂的紋金,因此提高了鑄幣之利。畢竟如果用純金,按市價,那何來鑄幣之利,損耗還是自己的。
但之前金幣本身價值也只是比面額略低一點點,而現在這次朝廷打算提高點差價,這部份差價就是朝廷鑄幣所有了。
“朝廷會進一步禁止金銀直接流通,加強金銀幣的流通。”
面額金銀幣已經有二十年的流通時間,逐漸也得到了大家的接受,畢竟雖然比純金銀實際價值低,但在進行禁止金銀直接流通的情況下,做為一種貨幣流通,頂多算一種劣幣,卻更能取代純金銀。
而有朝廷信用背書,允許用這些金銀幣納稅交租,甚至允許兌換銅錢等,自然也是增加了他們的信用,這么多年用下來,大家也漸習慣了。
比起稱重式的純金銀,一來這些紋金紋銀的金銀幣交易方便,不必說各種鑒定成色,稱量剪切,就是攜帶也方便的多。
“朝廷還計劃發行一些小銀幣,分為五角、二角、一角,據說這也還是當初魏公在廣州時試發行過的,效果還可以。皆定為銀七銅三!”
一文的銅錢幣值過小,用做零錢交易還好,但稍微大點的交易就不太方便了,一千錢就六斤四兩重,比如買頭牛得好幾貫,就得背上幾十斤錢。
所以朝廷認為,要想辦法減輕缺錢的現象,不僅得加鑄金銀幣,還得搞些小銀幣。
原因是大唐金銀產量較低,全搜集起來鑄錢,其實一年也新增不了多少流通量,如果多鑄些含銀量低的小銀幣,既能增加貨幣量,也能解決交易不便的一些問題。
畢竟一頭牛比如五千錢,銅錢得三十多斤,用銀幣五個就行了,但銀幣一個起碼值一千,雖然實際價值起伏波動,但一般也都是要略高于官方價,往往達到一千零二十或五十。
日常生活中比如吃飯喝茶買菜等,用銅錢帶著太麻煩,帶銀錢找零不便,如果有小銀錢,則能方便些。
比如五角的銀錢,等于半個銀幣,價值五百多文錢,二角的價值二百多錢,一文的價值一百多錢。
這樣使用起來肯定要方便一些,順便朝廷還能因為這些小銀幣含銀量更低些,還能再賺一點。
不僅是銀錢,其實朝廷還準備搞些更小面值的寶錢。
所謂寶錢就是寶泉,也就是當十當二十這些錢,但為了避免不被百姓接受,所以在這些銅錢里適當的摻一些銀,然后不同含量的寶泉,便可以當五、當十、當二十。
比起純粹搶錢的當十當百寶泉錢,這種摻入適當銀的銀銅錢,本身價值與面值不會相差太大,朝廷鑄造有利可圖,而百姓便于日常使用。
貞觀二十年新版開元通寶于是便有了金開元、銀開元、銅開元和小銀開元以及寶錢五種錢,共有九種幣值。
通過重量、成色的調整,統一標定面額使用。
市場一兩足金值錢一萬三,而一枚金開元實際含金量也值七千多,加上含銀銅本身價值也有一千多,兌一萬銅錢,實際鑄幣利潤提升到了一成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