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表面上太師府中還是一片歡樂祥和的氣氛,秦瑯還特意派人去把東府的崔娘子和秦珣接來了,那邊幾個還年輕的弟弟妹妹也都接了來。
崔氏聽說皇帝帶著女兒外孫去了西府省親,不由的臉色不高興,但還是趕緊收拾了過來,臨出門,又讓管家派人趕緊去崔府叫了兄弟崔敦禮來。
這頓省親宴吃的很熱鬧。
當崔氏聽說秦瑯已被圣天子加封為魏郡王之后,更是激動不已,李胤看著坐在那里,有些顯得木訥的齊國公秦珣,假裝挺關切的詢問了他一些情況。
然后宴席上當眾提升這位妻兄為光祿寺卿,滿足了崔氏心心念念的兒子棄武從文的心愿。
秦瑯卻只是心里撇撇嘴。
光祿寺卿是從三品,看著挺高的職位,反正比左衛翊府中郎將品級高,可實際上翊府中郎將雖然只是正四品下,可是左衛翊府中郎將是個實權軍職,實打實的統領著左衛一個府的番上府兵的,算是實權京師警備將領。
比光祿卿低兩級,光祿卿是從三品,唐朝官職,到一二三品只分正從,不再細分上下。
三品以上服紫,稱親貴,可以穿紫色官袍,有資格佩金魚袋。
站在朝堂上,那都是鶴立雞群般的感覺,真正的進入高級官員之列。
可問題是,光祿卿做為九卿之一,若是放在漢代時,那妥妥的高官,但放在此時的唐朝,那就不值一提,這就有點像是個養老的官。
要知道,南北朝以來,真正實權的部門是什么?三省六部啊,這基本上就相當于漢代的三公九卿了。
所以在唐朝六部是全面奪了九寺的權的,九卿雖然品級挺高,但成了一般的事務部門,跟六部這樣的政令部門完全不能比。
光祿卿貴為從三品,可實際上負責的是什么事務?
掌酒醴膳羞之政,總太官、珍羞、良醞、掌醢四署。
說白了,就是管皇家膳食的。
光祿寺所以類似于公司總務處長,或者干脆就是個食堂經理了。
這樣的官,一般都是給一些年老的四品官員,臨老了提拔一下,升個從三品也能穿個紫袍混幾年退休。
或者是那些大臣犯了錯,貶為九卿,去坐冷板凳的。
比如韋挺啊、宇文士及啊、楊師道啊這些宰相們,曾經都從宰相貶為九卿之職。
秦珣原本好歹也是個實職的中郎將,相當于是個警備師長了,現在貶去做個后勤總務處長,就算級別高了兩級,也沒有半點可高興的啊。
但人家崔氏跟秦珣娘倆就激動的面色通紅。
他們并不是不知道光祿寺是最沒實權的冷衙門,但人家依然覺得當上了九卿,就能穿上紫袍,成為三品大員,成為親貴,而且這還是個文職呢,怎么也比正四品下的左衛翊府中郎將強的多啊。
以后不但不用擔心要去打仗,甚至還不用經常呆在軍營值守訓練啥的。
至于說光祿寺這個冷衙門,也沒關系,先把級別弄上去,先轉入文職,再慢慢的想辦法調換官職嘛。
光祿寺里呆兩年,到時想辦法外放個上州做個刺史,地方上多呆幾年,到時回朝再進六部做過侍郎,然后尚書,將來不就有機會做宰相嗎?
只能說想的是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