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俊憑此功晉升翼王,入主政事堂為中書令,誰也說不了閑話。
大唐如今的內外局勢無比的好。
要說唯一有些不安定的因素,其實反而是剛剛已經親政的皇帝,十六歲的皇帝,剛大婚不過一年多,皇太子也有了,要說這正是大唐蒸蒸日上的時候,但在新一屆的兩府宰執班子們心里,其實卻是有點點不太放心的。
現在皇帝剛親政,表現出來對天后一如繼往的尊敬,對宰執們也非常尊重,朝廷的運轉還如之前十來年一樣。
但是人既然長大了,就不可能會不在意權力,何況這還是皇權?
“殿下,呂宋來信。”
特旨承襲了秦俊武安郡王爵位的庶長子秦孝忠把一封信遞上去,“阿公的親筆信。”
秦俊點頭,打開,細細看過。
沉默良久。
如今在朝中任中書舍人的秦孝忠忍不住問,“阿公當是恭喜阿爺吧?”
“你自己看吧,你阿公說我不應當接受翼王之封,還說你也不該受這武安郡王之爵,又說我更不該接受這中書令之職,讓我趕緊辭相回呂宋去,叫你也辭了這中書舍人,還有你叔祖的樞密使。”
“這是為何?”
秦俊卻是長嘆一聲,“我是貪心了,當年我曾經答應過你祖父,最多在朝中呆個三五年便要離開的,一晃都十三年了,我卻做了中書令還接受了梁王的加封,甚至還有點洋洋自得,確實是忘形了。”
“大郎啊,你替我寫辭章吧,順便把你自己的也給寫了。”
“是跟圣人親政有關嗎?”
“你阿公這封信倒是提醒了我啊,圣人已經十六歲了,已經親政了,我們秦家扶保了圣人十三年,這是份恩德,但如果現在還不肯放手,仍把持著朝政大權,只怕就要被圣人視為禍患了。”
“該退時就得退,否則留來留去就成仇了,這人啊,都是一般。”
秦孝忠有些猶豫,“應當不會吧。”
“這有什么不會的,別說天子和皇權,就比如說你年紀大了,若是該你當家,結果家中奴婢卻總要把持著家中事務大權,你是何想法?”
秦孝忠想想倒也是這個理。
“真退?”
“功成身退吧,你阿公是最睿智清醒的,聽他的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