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是秦瑯十六歲時就對圣祖說過的一番諫言。
“哀家知道,這里面的度很難把握,但只要大方向不錯,度的把握可以慢慢來。”
只要能認清誰是真正的朋友誰是真正的敵人,那么就算李燁還年輕,沒經驗,但是朝廷就不會有大的動亂。
甚至只要能夠做到利益的妥善分配,那么就算將來秦太師去世后,秦家后人有那不懂進退的妄人,想要圖謀不軌時,也不會有機會。
大唐江山已歷五帝,傳承六十年,只要掌握好這點,那么就能繼續平穩的向前。
“哀家已經還政于皇帝了,朝廷事務以后就得你自己多琢磨把握,但有一條哀家想再鄭重的提醒皇帝。”
“請天后教誨!”
“大唐立國已六十年,經歷了數朝無數將士們的拼搏奮戰,打下了如今大大的疆土,甚至可以說是秦漢未有之廣闊疆域。”
“這也有天后的一份功績,上元十五年,都由天后垂簾聽政,平西域,開中南,拓東北,通四海······”
“你啊,不用奉承我。”太后笑了笑,“我只是一介女流,當年你父皇突然駕崩,那時我是多么的孤弱無援,孤兒寡母的擔心吊膽。”
“上元朝十五年來,我所做之事只有一件,盡量查遺補缺,虛心接納宰執臣工們的忠言良策,為大唐的制度填補漏洞,我認為上元朝最大的功勞,就是修訂了邊軍制度,使的邊疆安穩下來了,但是這個制度也還有許多不足之處,只能待后人再修補。”
“我今日想與你說的便是,大唐有如今之疆域,已經足夠大了。朝中也早有許多大臣曾進諫,說大唐如今擴張已到極限,十鎮節度使鎮守四邊,兵強馬壯,更是隱憂。”
“大唐也已經沒有了人口可再遷移邊疆,而中原地區遍地的莊園奴隸、工坊礦場奴隸,猶如不斷堆積的干柴,同樣十分危險。”
“歷經幾朝的功勛集團勢力越來越大,大興工商貿易以來的大海商集團,還有內地的豪強們控制著各地的工商業,他們的勢力越來越強,都是隱患。”
“皇帝,這盛世之下,已經有了不少積弊,更有許多隱憂,我希望你親政后,能夠開始停止繼續對外擴張,開始收縮力量,穩固內政,想辦法調節改善如今國中的這些功勛集團、士族集團、地方豪強、海商集團們的利益分配,保持穩定,否則一旦任何一股勢力失控,都可能是燎原天火。”
“不要再擴張了,先停下來穩固消化這些勝利的果實吧,安心發展內政三十年,到時大唐的人口能翻上一翻,就能積聚起足夠多的實力,再去掀起一輪新的擴張,但現在,必須得停止對外擴張了。”
太后很認真的對兒子建議,“便以上元十三年的邊境線為界,停止繼續對外擴張,西域西至夷播海,南至烏滸水為界。可薩、吐火羅、錫斯坦等都只保留羈縻統治就好,中南的真臘、林邑、盤盤、狼牙修等國也不要碰,東北方向,遼東遼西朝鮮三道實控便好,至于渤海、黑水、鮮卑、漠北諸地,仍然羈縻控制,許多邊疆新征服之地,都還一片空虛,實在沒有必要繼續無止境的對外征戰擴張了。”
“邊鎮節度使已經兵強馬壯,甚至加起來實力遠超京畿之地的禁軍力量,若是再讓他們繼續擴張下去,早晚邊鎮會失控,對眼下朝廷來說,繼續擴張毫無意義,只要我們真正能控制的地方,才是自己的地方。”
“否則打下再多,也是無用。”
大唐的子民這些年雖然負擔減輕,所以人口增長很快,但再快,也得三十年的太平盛世,才有可能人口翻上一翻。
而大唐現在人口約有一億五千萬,但核心的漢族人口僅有八千萬左右,有差不多同樣數量的各族被征服、歸附的蠻族,以及大量各族奴隸。
現在的朝廷人口統計數量,跟以前朝代統計有許多不同之處,比如基本上把所有‘活人’都納入戶籍統計中,管你是漢人還是蠻人又或奴隸,只要是在大唐疆土上的活人,都要編戶齊民,對黑戶的打擊是非常嚴厲的。
也不會有什么大量的隱匿人口。
秦瑯曾經在一次朝廷會議上說過,據推算,漢朝的巔峰人口是六千萬,隋朝是五千八百萬。
不過在這兩朝的巔峰時期,是有大量的蠻夷土著、奴隸部曲、隱匿逃戶等沒算進戶籍人口之中的,所以真正的人口數量是在朝廷戶籍數上再加起碼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