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現在一億五千戶,基本上把人口都搜檢出來了,但真正核心的主體漢人只有八千萬左右,這就是一個很嚴重的人口隱患,畢竟按慣例,其它近八千萬人不算人。
數量越多,反而越是隱患。
朝廷要想把新征服的遼東、朝鮮、安西、北庭甚至河中、滇越、三江、麗水、湄南、西昌這些地方都給充實了,需要的核心漢人太多了,這個缺口現在非常大。
就算以現在這種超高的人口增長率,也還需要太多時間才能勉強把這些地方給占下來。
而在這之前,大唐對這些地方的征服,只能說完成了一小半,遠不夠穩定。
秦太后做為一個婦人,其實對于開疆拓土這些事情,是遠不如男子一樣追求的,尤其是眼下,才十六歲的兒子正式親政,她希望兒子能夠穩妥的接掌皇唐大權。
況且。
軍功集團已經夠強大了,若繼續開疆,只怕大唐朝廷以后更是完全淪為軍功武人集團的天下了。
該停止擴張了。
偃武修文,專修內政,提拔士人文官,逐步削弱武人的權柄,讓大唐社稷回歸正常,也讓年輕的天子能夠真正的一點點收回皇帝的權威。
“借此次大封秦俊秦理等的機會,圣人可以來一次推恩大分封,給朝中的功勛武將推恩分封邊地,以賞賜功勛之名,以鎮邊屏藩朝廷之意,讓他們解甲歸田交出兵權,邊地就封。”
皇帝聽了有些擔憂。
“這樣削兵權,會不會生變?”
“把握好度便不會,那些武人可以一邊賜世封采邑,一邊加散官爵位,朝廷邊疆不打仗了,有些軍權職位自然是要調整甚至收回的,這也是朝廷正常行事。”
太后甚至給皇帝提了一個建議。
“現在朝廷南衙十二衛和北衙十二軍各設有大將軍、將軍諸職,但早已經淪為了純粹的加銜,是武將的升轉資序,本無實際職領。圣人便不妨再大將士之上,再設一個上將軍。”
十二衛、軍將軍,十二衛軍大將軍,十二衛軍上將軍。
二十四個將軍,二十四個大將軍,二十四個上將軍,從三品,正三品,從二品,這就能夠安排七十二個高級將領了。
適當的將一些邊鎮的軍隊調整進北衙禁軍序列,再把一些邊鎮士兵裁出邊軍戰斗序列,改成屯墾兵團,專職軍屯,實際上就是裁軍,屯田兵實際上只是相當于軍隊下屬的農場人員,部份改為牧場牧人。
甚至把一些邊軍轉為地方團結兵,列入民兵組織。
這樣做便是強干弱枝,防范邊鎮失控。
同時,也能減少軍費開支,畢竟如果不再對外擴張,那么邊境也就沒必要維持一支強大的戰斗軍團。
裁撤部份軍隊后,自然也就可以相應裁減部份軍官,甚至一些高級將領也沒必要留在邊地,直接給他們提升官階爵位等,來個明升實降,變相削奪軍權。
甚至還可以給他們以分封的名義,將他們分封到邊疆各地去,讓他們遠離朝廷中樞,免的軍功集團在朝中勢力太強。
李燁聽的暗暗心驚,天后的手腕果然了得,秦家那邊表態退一步,這邊天后就要順水推舟的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