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父、尚書令這些就不說了,世祖、高宗都曾給秦瑯加封過,而如今剛親政的皇帝就更不用說,現在居然還特派人來送一個天策上將軍的頭銜。
秦俊告訴秦瑯,他離京時,皇帝不僅賜封他為太傅,還加尊護國翼王,又授左金吾上將軍銜,秦理出京時授為太尉、濟南郡王、授右金吾上將軍。
所謂上將軍,不過是朝廷新推出來的一系列武官銜號,已經淪為高級武將的一個加銜,成為武將們按資升遷的那么一套東西,跟文臣的館閣學士銜類似,加一個銜,能增加一筆俸錢。
甚至還以此做為武將升遷的順序,統稱為環衛官,與高級文臣的館閣銜相當。
南北衙各十二衛、軍,各有郎將、中郎將、將軍、大將軍、上將軍,郎將和中郎將仍為實際職事官職。
而將軍、大將軍、上將軍則淪為環衛官,總共等于是七十二級。
調整過后,采用的是南北二十四軍交替,比如最低一級是南衙的右領軍衛,然后是北衙的右監門軍,再是左領軍衛,再左監門軍。
上將軍對比大學士,大將軍對比學士,將軍對比直學士。
正常是七十二級,然后皇帝特加設了個天策上將軍,沒有天策大將軍和天策將軍等,只有一個上將軍,特授給秦瑯。
位在所有將軍之上。
不過跟當年李世民那個大唐最高武將統帥的天策上將不同,秦瑯這個純粹就是個榮譽頭銜,跟他之前被授的尚書令一樣。
沒有實際職權,那么這官名再高,也是空的虛的。
只是能多領一份錢而已。
秦瑯缺錢嗎?
不過這種惠而不費的虛銜名頭,卻也能表明二圣對秦太師的恩賞,表明一種姿態,秦家的榮寵依舊,就算秦俊辭了中書令秦理辭了樞密使等,也不會改變這一情況,提醒某些想要政治投機的人,不要亂來,不要搞事。
一群人回舊金山,秦瑯直接把人都接到王宮。
“你是高福的人吧?”
東閣,秦瑯與朝廷使者高承恩獨坐。
“高宣徽是奴婢義父,奴婢來時,義父還特意叫我過去交待,說太師對他有再造之恩,這份恩義他永遠銘記于心。”
高承恩向秦瑯直接表明,我們都是秦家的人。
秦瑯給高承恩倒了杯茶,高承恩受寵若驚。
趕緊起身雙手接過,然后道,“義父這次特意把南來的機會給奴婢,便是讓奴婢過來拜見太師的·····”
“不用這般說,高福當年確實是我安排進宮的,但他能有今日,也全憑他的本事和運氣,我離開朝堂多年了,洛陽的事我也管不了了。”
“太師乃是大唐五朝元老,您可是皇唐的掣天柱石啊,這次宮中二圣便讓我來請示太師,兩府長官空缺,該用何人?請太師舉薦!”
“兩府宰執,自然當是由二圣欽選,我一致仕歸藩多年的藩王,哪有資格干涉朝廷宰執首輔的任命?”秦瑯搖頭拒絕了。
高承恩小心的觀看秦瑯表情,良久才試探著道,“二圣覺得來公辦事沉穩,裴公行事果決機敏,一時猶豫不決。”
“不管二圣用誰,相信都不會錯的。”
對秦瑯來說,眼下洛陽朝堂上,天后還政天子,但天子還太年輕,根本把握不住朝堂,所以起碼三五年內,中樞不會有什么大的變化。
何況,天后還政時,中樞剛剛進行了一輪宰執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