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齒常之領精騎先行南下。
李敬業還在潤州,黑齒常之已經迅速南下臨淮,盱眙人劉行舉占據縣城,與兄弟拒城而守,不肯接受叛軍的招降,更不讓他們過境。
李崇福和尉遲昭進攻多日,久攻難下。
盱眙城中軍民商賈,在運河漕幫劉行舉劉行實兄弟的帶領下,抵抗激烈,始終不露破綻,城中的豪強士族大賈,更是拿出了大筆賞金,招募勇士,激勵丁壯。
黑齒常之半夜潛襲而至,突襲尉遲昭都梁山營地,叛軍大亂,黑齒常之陣斬尉遲昭,解盱眙之圍。
宣慰大使秦孝忠報捷朝廷,為黑齒常之和劉氏兄弟請功。
皇帝降旨,賜封黑齒常之一子男爵,劉行舉加封楚州刺史,劉行實授游擊將軍。
尉遲昭首級傳首江南示眾。
留守揚州的徐敬業兄弟徐敬猷派副將韋超增援偽楚州刺史李崇福,擁兵據守都梁山險地。
黑齒常之的騎兵,雖是禁軍精銳卻數量少,而且叛軍據險而守,騎兵難以施展奔馳,韋超也是員悍將,幾次試探交手,都表現的悍不畏死,讓黑齒常之也感覺無處下嘴。
有將領提出不如繞過韋超,先去打徐敬猷,帶兵直取江都,趁徐敬業主力還在長江以南的潤州,一舉拿下揚州,到時整個江北地區就次第平定,徐敬業也就成了一支孤軍。
黑齒常之向只帶著一支輕騎衛隊趕來的宣慰大使秦孝忠請示。
此時王孝杰、高仙芝、薛訥各領一路兵馬,但卻還在集結之中,一時還無法南下。
秦孝忠是秦瑯的長孫,也是秦俊的長子,當初秦俊辭相回到南海,從此就留在了東勝經略。
秦孝忠則留在朝中,在洛陽任職五年后,他前往西域,到最前線的里海南岸的唐軍守捉里當了一個守捉使。
一去便是十三年。
從里海守捉使到火尋鎮都兵馬使,一路做到了大宛軍使、河中衙內都指揮使,河中節度副使,河中觀察使,還朝拜中書侍郎,加同中書門下三品,入政事堂為相。
秦孝忠的仕途是非常順利的,畢竟中宗皇后是他妹妹,新皇帝是他外甥,祖父秦瑯和父親秦俊也都還在呂宋鎮守著,以秦家當朝第一門閥的勢頭,他仕途的每一步都是鋪墊好的。
當然,秦孝忠的運氣和能力也都是并存的,在西域,他也經歷過蠻夷叛亂,與大食的邊境沖突,甚至是西域唐軍的嘩變等,可以說每一次,如果運氣差點,可能就直接死在西域了。
雖然秦孝忠最高只做到了河中鎮節度副使和河中觀察使,但畢竟于地方軍政都很熟悉,能在西域那種復雜的邊鎮一路順利,可不僅僅是靠家世的。
雖然是一路倍道兼程趕來,但秦孝忠在聽取了軍情后,還是很快給出了自己的意見,“如今江北的叛軍主力都集中在了下阿,他們倉卒聚集而來,雖占據險阻,但其實徐敬猷我很熟悉,此人生性好賭,每年洛陽的馬球超級聯賽,他都要下注上萬貫,雖然徐敬猷喜歡賭球也喜歡打馬球,甚至英國公府的馬球隊也曾是他管理的,但是他卻不熟悉軍事,根本沒有正經的軍中經歷。”
“只不過憑著父祖的門蔭頂著個郡公爵位,衣著銀緋。他既不熟悉軍事,兵力又單薄,此時朝廷大軍來征討,軍心早已不穩,我們只要虛張旗幟,大造聲勢,下定決心,便可攻下這些烏合之眾。”
“徐敬業如今還遠在潤州,距離遙遠根本來不及救援。我們正好各個擊破,先破都梁山韋超,再趁勝攻揚州徐敬猷,到時拿下揚州,徐敬業就算是徐世績復生,又如何能抵擋我們?”
黑齒常之本意也是如此,此時見秦孝忠也意強攻,自然是拍著胸脯表示,給他半天時間,一定拿下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