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覺得沈家上下太過麻煩,謝韻兒到底跟沈家人一起在寧化縣相處過,自然明白要讓這群人服軟有多難,所以當她說到這事時帶著一些氣惱。
沈溪道:“既然你愿意出面負責這件事,我愿意聽你的意見……韻兒,你覺得應該怎么處置才好?”
謝韻兒道:“既然相公聽從妾身安排,那妾身意見很明確,用最直接的方式來安頓他們,四房那邊咱或許管不著,但至少院子給他們租下來,愛住不住,每個月也就給一兩銀子便可,足夠他們在京城生活……只是二房那邊有些麻煩……”
沈溪點頭道:“除了五哥外,二房的人基本都沒什么著落,到京城后怕是也沒什么能力維持生計,不過還好,回頭我給他們在衙門尋個差事,讓他們能安穩過日。”
謝韻兒眼前一亮:“相公可以替他們安排營生?”
沈溪笑了笑道:“他們人在寧化縣,距離我太遠,想管也管不著,不過既然沈家已經落難不得不到京城來投奔我,那就給他們安排一下也無妨,不過暫時只能在京師各衙門打雜,如果誰愿意從軍的話,可以混個軍職……”
謝韻兒想了下,搖搖頭道:“先把他們安頓下來,至于旁的事情,由相公處置便是,妾身不會去干涉,不過妾身會給他們提一句,看看他們是否愿意接受相公的安排,不過相信只要他們不傻,都會接受。”
謝韻兒好像放下心頭一塊大石,道,“既然相公愿意給他們安排營生,他們自己就能混口飯吃,那我們就負責最初的安頓便可……有相公這句話,他們就算不想聽咱的安排,也要聽了!”
說完,謝韻兒看著沈溪,似乎覺得有沈溪幫忙,她很容易就能當好寧化沈氏的家。
跟周氏一樣,謝韻兒開始以一家主母的心態對待這些事,至于沈家將來成為如何模樣她不是很在意,她最在意的是這些人不能干擾到沈溪的名聲,到底沈溪這一脈名義上也屬于這沈家大家族的一員。
……
……
正月初四,沈溪在會同館接見朝鮮使節。
鴻臚寺少卿王宸、禮部主事張悅等熟人陪同沈溪會見。
朝鮮派來的正使漢名叫盧公弼,在整個朝鮮使節團中,會說漢語的不在少數,而這盧公弼也是朝鮮士林的代表,跟中宗反正后被信任的儒官趙光祖、金湜等人關系很好,中宗希望能以漢化思想比較深的士人來獲得大明支持。
“……見過上朝尚書……”
沈溪帶著人進入會同館宴客廳后,盧公弼帶著使節團全體人員過來向沈溪行禮。
這些人沒有下跪,像是大明官場中人會見一樣,只是行拱手禮,不過腰彎得很低,足見對沈溪的尊重。
沈溪面對一群說漢語的使節,沒有拘泥,揮揮手道:“諸位不必多禮,本官奉君命見諸位,乃是商議冊封之事。”
盧公弼等人臉上都布滿喜色,顯然他們已經等這天很久了。
中宗繼位后,雖然朝鮮境內已完成清洗,朝野暫時安定,卻因大明皇帝不管事,沒人理會朝鮮國王冊封的事情。一年前朱厚照曾有意讓沈溪負責接見使臣,最后的結果卻是沈溪被發配宣府,之后執掌朝政的劉瑾對朝鮮使節送的禮不滿意,直接將使節團驅逐出京。
如今已經是朝鮮使節團二度到京城來請求冊封。
眾人坐下,盧公弼看著沈溪,面色中滿是敬意。
盧公弼道:“不知沈尚書可有見過我國給上朝皇帝的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