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溪沒有馬上回答,他在想何鑒為何這么著急來詢問,難道他提前把事情告知謝遷,現在是來探口風的?
何鑒見沈溪似乎是有回避話題的意思,又道:“既然之厚要在面圣時提出建議,那這件事便隱瞞不了多久,我便自作主張來問問。說起來你跟陛下提請設置臨時衙門并無不可,但很多事需要朝議,但現在……唉,你也知道現在朝廷不成樣子,事情一旦拿到內閣和司禮監進行批復,很多時候都會石沉大海!”
沈溪點頭:“其實在下提出成立臨時衙門,便是為方便協調統籌,簡化流程,如果戰時很小一件事還得要各衙門商議后才能決定,又或者要通過通政使司、內閣、司禮監等程序批閱執行,必然會耽誤戰事進程,需要一個強有力的衙門進行處置!”
何鑒嘆息道:“想法是好的,就怕很難得到于喬認同。”
沈溪當然明白何鑒的意思,搖搖頭道:“謝閣老本就不支持這場戰事,如果成立這樣一個衙門,必然會在糧草和兵器調撥上占據主動,也就違背之前在下答應自行籌措作戰物資的承諾,同時他還擔心我利用這個衙門獲得更多資源,趁機擴大勢力。”
何鑒微笑著看向沈溪,大概意思是……你明白就好。
沈溪再道:“這樣一個衙門,不是為了跟朝廷要錢要糧,而是為了更好地調度指揮,如果戰時一切要等京城回復的話,前線戰事又如何進行下去?”
何鑒想了下,未置可否,但他眉頭緊皺,似乎是在告知沈溪,要成立這樣的衙門實在太過困難,最后他勸解道:“之厚,你還是多跟謝尚書商議,若能說服他的話,相信朝中不會再有人反對,這件事……老朽沒法幫到你。”
沈溪微笑以對,他知道就算何鑒是個中立派,但涉及表決等議程時還是會站在謝遷一邊,只是何鑒會在他和謝遷間進行調解罷了。
因為何鑒完全沒表達看法,沈溪大概明白,現在所有的阻力都來自于謝遷,當即道:“這件事,在下不會獨斷專行,貿然去面圣跟陛下議定,會先征求朝中人的意見……何尚書認為如何?”
“哈哈,這就好,這就好。”
何鑒欣慰地笑道,“就怕你跟陛下直接把事情定下來,這會讓你跟謝閣老那邊矛盾更加激化……你知道謝閣老這個人,脾氣太倔,你跟他為了開春后對韃靼一戰鬧得很不愉快,是時候緩和一下了……”
“既然你不肯放棄出塞作戰的計劃,謝閣老也堅持己見拒不配合,作為晚輩你就該想辦法緩和矛盾,不要輕啟爭端……咱們大明不能因為一場戰爭傷了內部和氣,對外夷開戰,首先要保證上下一心。”
雖然何鑒話說得漂亮,但歸根到底就是此人是個老奸巨猾的中庸派,但沈溪還是領情了,點點頭道:“最重要的還是得到謝閣老同意,在下明白。”
……
……
何鑒沒多少主見,基本處于與世無爭的狀態。
他得到消息,都會原封不動告知謝遷,只是覺得見謝遷前有必要先跟沈溪商議,把沈溪的目的搞清楚,這樣才會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