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吏部尚書,你是內閣首輔,可沒說我是你的手下。
就算你掌握票擬大權,但也不能公然差遣我做事,一切都得按照規矩來,不能每次你一遇到問題就來找我,跟別人出現矛盾也要我居中調和,甚至在一些事上糾纏不休,讓人頭大。
何鑒不想跟謝遷過多廢話,此時心中還真萌生了退意……不知不覺間,離開朝堂已然成為這些老臣心目中最好的選擇,這回不再是為了要挾君王,而是不想夾在謝遷和沈溪間難做人。
謝遷再一次于何鑒面前碰壁,離開吏部大門后,心里非常生氣:“現在這些人怎么都這樣,難道是老夫虧欠他們不成?”
坐上馬車,車夫詢問下一個去處,謝遷突然發現朝中自己能與之平等商量的人不多,也就何鑒親密些,至于旁的人,要么貌合神離,要么陽奉陰違,沒有誰會真心實意幫他,現在連最后一個盟友都得罪了,以后可能真要陷入孤軍奮戰的境地。
……
……
司禮監內,張苑把臧賢送來的候選名單詳細看過,指了指禮部右侍郎費宏的名字,問道:“你跟他見過了?”
臧賢搖頭:“這位費大人跟小人并無來往,不過聽翰林院的人說,這次最有可能接替白尚書的就是他。”
張苑皺眉:“聽說這個人乃是狀元出身,才學很好,以前劉瑾當政時曾公開跟劉瑾對抗,算是個錚臣,如果他能投奔咱家名下的話……”
臧賢臉上滿是為難之色,他很想說,人家連劉瑾的帳都不賣,會賣你張苑的賬?你能拿出什么好處讓他甘受驅策?
“這個很難。”
臧賢搖頭,“此人油鹽不進,小人想不出辦法拉攏。”
張苑道:“這個不用你費心,既然他想當尚書,那就必然會求到咱家門下來……咱家乃司禮監掌印,誰想當禮部尚書都要過咱家這一關,如果他像茅廁里的石頭又臭又硬,你覺得他有什么機會升遷?”
臧賢笑著應是,心里卻頗不以為然,暗忖:“張公公為何如此自負?難道他真要嘗試把費侍郎收入麾下?這怎么可能?”
……
……
就在張苑試著拉攏費宏,以之作為新任禮部尚書人選時,謝遷中意的對象卻跟張苑大相徑庭。
謝遷對于費宏并不是很了解,甚至可以說帶有某些偏見,原因就在于費宏年歲不大,今年剛滿四十歲,且恃才傲物,在禮部任職時能力并沒得到很好表現,跟謝遷用老人穩定朝局的思想大相徑庭。
謝遷最中意的人選,乃是他的老友,也是他始終堅持認為是最好的閣臣人選——王華。
王華也是狀元出身,在東宮擔任講官多年,在翰苑體系中聲名遠揚,曾在內閣短暫任事,只是因為弘治末年和正德初年政局動蕩未得提拔,最終在劉健和李東陽“倒八虎”事件中,王華跟著受累,以至提早結束政治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