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讓謝遷慶幸的是,王華的政治生命得到了延續,他兒子王守仁在朝為官,現在已官至宣大總督,算是一方牧守重臣。
謝遷本想親自前去王華府上拜訪,稍微一打聽才知道王華出門訪友去了,如今并不在京城,只能派出快馬前去傳信,告之朝廷要提拔重用的意思,與此同時他還寫了封奏疏,準備讓司禮監朱批通過,造成既定事實。
謝遷心想:“之前舉薦德輝入閣,陛下不同意,現在讓他出任禮部尚書,這下總沒什么問題了吧?”
在謝遷看來,就算朱厚照對當年的劉健和李東陽有成見,王華受池魚之災致仕,但時過境遷,就算朱厚照再心有芥蒂,氣也應該消得差不多了吧?要知道朱厚照沒有追究王華的兒子王守仁,依然按部就班提拔重用,謝遷覺得這次舉薦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謝遷把奏疏寫好,當天下午帶去內閣,第一時間讓值守太監通知張苑到文淵閣相見,把事情說清楚。
張苑到來時,已是日落時分,謝遷急著離宮,險些與其失之交臂。
“……什么,謝尚書想讓王學士擔任禮部尚書?你怎么不跟咱家商議?這個人曾為陛下厭惡,舉薦如何能得到陛下首肯?再者說了,王學士致仕已三年,人在哪兒都不知道,如此跟陛下去說,豈非自討麻煩?”
張苑語氣傲慢,已不復以往跟謝遷友好協商的態度,擺出一副蠻不講理的模樣。
謝遷皺眉道:“這不有這個想法后便立即找張公公商議么?此事可成的話,朝中便有一股清流維系朝堂穩定,對大明江山社稷有莫大的好處。”
謝遷迂腐說事,讓張苑很不耐煩,他板起臉來喝斥:“謝尚書把問題說得如此嚴重,倒好像咱家會耽誤大明江山似的,簡直荒唐可笑!謝尚書莫忘了,這大明江山是陛下的,陛下說誰當禮部尚書,誰就能當,你找個讓陛下厭惡的人前來,不是給陛下添堵,為咱家招禍么?這件事,咱家絕不會同意!”
謝遷沒料到張苑居然有如此大的意見,問道:“那張公公認為朝中誰可以頂替白尚書的位置?”
張苑道:“尚書致仕,自然由侍郎接任,或者是召南京禮部尚書到京城,這遠比從致仕的官員中選擇更為妥當……這件事雖然陛下沒詳細交待過,但咱家可以先定個基調,一定要在現有翰林體系的官員里面選拔,如果謝尚書實在找不到合適的人選,那就由咱家來決定。”
“你……”
謝遷沒料到會有這一出,被張苑冷目相向,感覺一陣無形的壓力迎面撲至,讓他幾乎喘不過氣來。
張苑昂著頭,鼻子里哼了一聲:“下次找咱家,最好是有什么要緊事,不要事事都來麻煩人,咱家公務繁忙,哪里有那么多時間理會?好了,謝尚書,告辭!”
說完,張苑甩袖而去,謝遷佇在那兒半晌都沒回過神來。
……
……
舉薦王華為禮部尚書的想法在張苑跟前遇挫,謝遷心有不甘,在他看來,沒有誰比王華更適合擔任教化天下重任的禮部尚書之職。
等謝遷回到自己長安街的小院,已是身心俱疲,此時的他腦子里琢磨的都是如何尋找機會面圣,在他看來,如果能當面跟朱厚照提出,或許還有機會。
現在張苑跟他已不是一條心,且當面回絕,再走司禮監的路子已行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