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本以為會有大批百姓出來圍觀,但實際上大清早起來看朝廷出兵的人并不多。
不過就算圍觀百姓稀稀落落,京營還是派出大批人馬站街執勤,維持秩序。至于百官隊伍則等在大明門前,跟朱厚照一起出正陽門參加祭典。
不管怎么說紫禁城才是大明皇權的象征,沒有誰把豹房看得太重。
等朱厚照到了大明門外,百姓總算多了些,但即便如此,也遠未到朱厚照想象中人山人海的地步。
因為這次朱厚照安排隨駕的大臣很少,使得百官心態平和,朱厚照從大明門前下御鑾時,大批大臣過來行禮。
朱厚照意興闌珊,目光在人群中逡巡,到處找尋沈溪的身影。
張懋過來行禮,朱厚照有些急切地問道:“英國公,可有見到兵部沈尚書?”
張懋回道:“兵部衙門自尚書到屬吏,今天都一大早全出城去整頓兵馬了……陛下難道不知?”
朱厚照咳嗽一聲,心道:“之前沈先生給我的奏疏中是這么說的嗎?”
禮部尚書白鉞緩緩走了過來,道:“陛下,時候不早,最好盡快出城舉行祭天儀式,免得耽擱吉時。”
朱厚照放眼看去,文臣武將黑壓壓一大堆,可其中大部分官員他都叫不出名字來,心里微微有些不舒服,揮揮手道:“那就出發吧,早些完成典禮,之后便出征……此番朕一定會凱旋歸來!”
朱厚照這話連丁點兒波瀾都未掀起,此時只是百官出城,還沒到他發表雄心壯志出征感言的時候,大臣們基本沒關注朱厚照說什么。
隨即朱厚照上了車駕,其余大臣本來沒資格乘坐馬車,不過朱厚照卻別出心裁,大手一揮道:“給諸位卿家準備馬車,讓他們坐車一起出城,這樣速度能快一點兒……讓護送的御林軍加快步伐。”
因為朱厚照所在車隊除了御鑾其余都是“敞篷車”,這么一來大臣們哪里敢坐自己帶來的帶頂篷的馬車?于是大臣們自覺地加入正德皇帝的車隊,一輛馬車坐上七八個人,坐在最后面的兩位腿腳需要耷拉在外面,顯得非常狼狽。
等所有人上了車,相互打量,都露出苦澀的笑容,感覺自己不是要出城參加隆重典禮的大臣,而是一群灰頭土臉的戰敗俘虜。
張苑來到朱厚照的御鑾下建言:“陛下,還是給諸位大人準備轎子吧,亦或者干脆讓他們步行,免得壞了陛下的威風。”
朱厚照站在鑾駕上往后瞧,很快臉上帶著滿意的笑容,道:“這樣很好啊,很接地氣,如此一來沿途圍觀的百姓才知道大明的官員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有親切感!難道非要弄得高高在上脫離群眾才好?”
“呃……”
張苑本來不是想替大臣說話,而是為自己爭取坐官轎的機會,但見朱厚照態度堅決,便知多說無益。
朱厚照在鑾駕上坐下,大手一揮:“出發!”
……
……
天壇前,老早便有禮部和鴻臚寺的官員安排祭天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