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2bncg"><div id="2bncg"></div></input>
    <video id="2bncg"><dfn id="2bncg"></dfn></video>
  • <video id="2bncg"></video>
        1. <source id="2bncg"><menu id="2bncg"><kbd id="2bncg"></kbd></menu></source>

          <b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b>

          <source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source>
          <video id="2bncg"></video>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亂世棟梁 > 第一百八十六章 注音

          第一百八十六章 注音(2 / 2)

          接受啟蒙的少年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統計結果表明,學習“新法”的少年,掌握漢字讀音的速度,比學習“舊法”的同齡人要快。

          那么,這個“新反切法”作為一個折中方案,可實施性不錯。

          比起一步到位實行“拼音法”,這種改良過后的“新反切法”,更適合現實。

          顧野王在給李笠的奏章里反復強調,反切法畢竟是延續多年的“主流注音法”,天南地北的讀書人,都已經習慣了用反切法給字注音。

          若是直接舍棄反切法不用,推行另一種注音體系的“拼音法”,只會事倍功半。

          首先,師資人才不足,因為朝廷即便統一天下,急切間也拿不出那么多精通“拼音法”的人來擔任“先生”,到全國各地進行教學。

          其次,在現有反切法的基礎上,推行“新反切法”,推廣速度以及人們接受、適應程度,必然要比從頭開始推廣的“拼音法”快很多。

          朝廷(皇帝)改革注音法的本意,就是讓天下讀書人更快、更好的掌握漢字注音方式,降低學習門檻。

          在此基礎上,正雅言。

          那么,無論是“拼音法”也好,“簡式反切法”也罷,只要能確保朝廷更好、更快的實現這一目標,就是好辦法。

          而不必拘泥于“創新”,不能為了創新而創新,卻忽略了創新的本意。

          李笠回想著這些年,顧野王為了改良注音法而做出的種種努力,忽然覺得很慶幸。

          雖然梁國的國內矛盾尖銳,百姓生活艱難,但不可否認,梁武帝在文化上,給國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無論是文學,音律還是各類學問,梁國的文人,迎來了將近五十年的好時光。

          所以,在此基礎上,他“發明”的鋼琴、管風琴,有大量現成的音律專家以及樂師加以完善,而僅僅知道原理的他,其實是沒有能力完善這種復雜樂器的。

          注音法的改良也是如此,他只知道“漢語拼音”,但并不知道如何將后世的“漢語拼音”,和這個時代的現實相結合。

          是顧野王這樣的學術權威,讓他的構想變成現實。

          他在文化上的各類“創新”,其實大多是提出“創意”,然后由成長于梁國時期的“業內專家”來進行完善。

          那么,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在位期間,楚國在文化上的種種飛躍式發展,離不開梁國(梁武帝)打下的基礎。

          是梁武帝治下近五十年的太平時節,培養出來的文化人才,讓他有了更進一步的資本。

          想到這里,李笠不由得回憶起《魏書》作者魏收,向他說起的一段對話。

          當初,東魏權臣高歡,縱容勛貴們貪污,負責整頓吏治的行臺郎中杜弼,覺得這樣不好。

          于是,高歡點明現實:

          黑獺(宇文泰)在關西(關中,指代西魏),經常利誘關東(指代東魏)諸將去投,如果我不讓武勛們貪污,不給他們好處,他們真會跑去關西。

          南邊,那個姓蕭的老頭(蕭衍),專門在衣冠禮樂上做文章,搞得有聲有色,以至于中原士大夫認為蕭老頭的建康朝廷才是正朔。

          你看,我若不放縱勛貴、高官們撈錢,武官就會跑去給黑獺賣命;

          文官、士大夫會跑去和蕭老頭一起吟詩作賦、游山玩水,如此一來,朝廷還怎么維持下去?

          這段對話(大意如此),說明梁國的“衣冠禮樂”確實搞得有聲有色,對中原士大夫的吸引力很強。

          以至于讓東魏權臣高歡都有了忌憚。

          梁武帝在位期間的文化成就,是實實在在的,奈何....

          李笠把字書放下,拿起茶杯喝茶。

          奈何,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漂亮的皮毛(文化),需要附著在堅韌的皮之上,梁國的文化繁榮,但百姓的日子卻是水深火熱。

          所以,當國家矛盾尖銳到一個火星就能引爆的地步時,再繁榮的文化,也只會落得在大火之中煙消云散的結局。

          可以想象,如果侯景真的如同歷史上那樣,攻破臺城,禍亂江南。

          梁武帝苦心經營了將近五十年的太平盛世,創造出來的大量文化財富,在戰火過后,不可能剩下多少。

          可以說,不能造福平民百姓的文化繁榮,終究不過是鏡花水月罷了。

          李笠提筆,在這字書的首頁,寫下大大的四個字:

          以民為本。

          最新小說: 不做女主做系統 特種兵:開局打爆一個連 紅樓潛龍 三國時期之神界外傳 明末:從游秦淮河開始 登基吧!大王! 紈绔小將軍 帝國大閑人 煙冥望阡陌 亮劍:不裝了,是我在輔佐李云龍
        2. <input id="2bncg"><div id="2bncg"></div></input>
          <video id="2bncg"><dfn id="2bncg"></dfn></video>
        3. <video id="2bncg"></video>
              1. <source id="2bncg"><menu id="2bncg"><kbd id="2bncg"></kbd></menu></source>

                <b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b>

                <source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source>
                <video id="2bncg"></video>
                最近免费观看高清韩国日本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