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個堂堂大宗師,能不能有點氣節,你這幅樣子成何體統啊。”看著苦老這幅嘴臉,林天恒心中就莫名地來氣,佛門清譽就是毀在這些不肖門人身上了。
苦老心說:你要不是天人境高手,老衲肯定讓你知道什么叫做操守,什么叫做氣節,但是現在明顯是保命更重要好嗎!
大摩寺雖是佛門,但是其中僧人隱隱分成佛武兩脈,一脈重佛法,一脈重武功,除了無渡這種天才佛武皆精之外,大多數僧侶都會有自己的側重,其中修武的僧人當然占據了大多數。
而且,大摩寺的武學有不少都是不與佛法掛鉤的,苦老所修的功法其實就有掛羊頭賣狗肉的嫌疑,所以他的佛法并不精深,武功卻是不弱。
其實一開始,大摩寺和「天龍世界」的少林寺一樣,武學皆與佛法相結合,想要提升修為,就必須提高佛法修為。
這種方法確實有利于僧人研習佛法,否則在這以武為尊的世界里,誰還會放著武功不學去修習佛法,但是其弊端也很明顯,那就是修煉的速度會變慢。
在道神山和武天宗迅速發展的時候,大摩寺這一慢,可就吃了不少虧,曾經有過上千年的勢弱期,甚至差點被其他兩宗瓜分。
在大摩寺最為黑暗的時期,當時的方丈力排眾議,將佛武劃分開來,并聯合一眾高層,創出了不少不需要精通佛法奧義,也能突飛猛進的武學。
如此,大摩寺方才迅速培養出一批高手,保住了三大宗門的地位。
苦老修行的便是這種功法,所以他的心境較苦研佛法的那些真僧人要差上不少,然而在武道一途走的更遠,這也是他被外派的原因之一。
因為對于大摩寺僧人來說,想要突破天人,佛法武功缺一不可,其中佛法更為關鍵,有些精研佛法的僧人能夠從佛經之中看到自己的路,進而無師自通,武功大進。
傳說,大摩寺中曾有一位祖師,百歲之前不曾修習任何武功,百歲那年突然開悟,一朝踏破天人之境,震動了整個天下,只不過此事年代太過久遠,已不可考。
這條路太難,大多數僧人都是走不通的,苦老這種僧人才是大摩寺中最為常見的。
不過由于他們難以突破天人,所以只相當于打手般的存在,哪怕是大宗師也只是最高級別的打手,若非苦老這些年兢兢業業有所功勛,再加上會討無渡的歡心,恐怕他連這枚舍利子的得不到。
正是由于苦老這種懂得審時度勢、能屈能伸特點,讓他在一眾木訥的僧人中脫穎而出,所以他一直發揮著這種優勢。
“小僧這是算是明心見性,求生本就是人之本能,又有何不妥呢。”苦老厚著臉皮道,“佛祖圣務繁多,小僧亦不愿前去叨擾。”
“好一個明心見性。”林天恒大笑出聲,這家伙倒是有點意思,貪生怕死都能說得這么清新脫俗,怎么不直接說佛祖很忙呢?
聽到林天恒的笑聲,苦老忍不住也笑了起來,因為他知道,他這條命算是暫時保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