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征軍各部撤經之地都是高山密林,時值雨季,泥滑難行,加之蟻叮蟲咬,給養不濟,部隊饑疲交困,疫病流行,死亡眾多。中國最精銳的第5軍4.2萬大軍,在戰斗中損失7300人,在撤退中損失14700人,兩倍于戰場損失。讓人心疼的是中國最強的第200師只剩下了4000人。
5月的緬甸,山上猿啼響徹山谷,如遇大雨經常會爆發山洪。在一望無際的原始森林中,即無人煙,也無道路。
緬甸雨林之中,各式各樣的毒蟲特別的多,和新38師同屬第66軍的新28師的1個團有很多官兵都在緬北失蹤。后來有人在緬北新平洋發現大量架好但已經生銹的槍支,在槍架后面是一堆堆的白骨,隨后在白骨中發現了新28師的符號。這些士兵在一個夜晚遭到毒蟲襲擊已經全軍覆沒了。
秦笛和晏雪一夜奔行數千里,費了好大的心思,才找到顧如虎。
顧如虎率領一個師,出征的時候有11000人,經過幾次戰斗,減員到7500人,被困在雨林中,糧食斷絕,疲困交加,而且迷失了方向。
秦笛并沒有現身,只是在軍營的附近丟下50噸糧食,還有一批藥物,再加上一張標記出撤退路線的地圖,上面寫上“管春秋”三個字。
此時的顧如虎,身上又多了幾道槍傷,體重也已經減輕了十幾斤,他得到士兵的稟報,看見藥物和食品后,又看見地圖上的標記,先是迷惑不解,繼而又驚又喜,合掌對天禱告,口中念念有詞。
身心憔悴的韓冰在旁邊聽見,他分明念誦的是:“感謝師傅,救命之恩,弟子永世不敢忘懷……”
韓冰心想:“壞了,將軍積勞成疾,可能腦子出問題了!要不然,他怎么不感謝菩薩、佛祖,反而只念叨師傅呢?”
然而顧如虎并沒有瘋,他振作精神,領著手下士兵,按照地圖上的指引,經過兩個月的艱苦跋涉,退回到云南境內。最后活下來的超過7000人,在各軍之中算是多的了。
二〇〇師師長戴安嵐在緬北茅邦村因重傷不治犧牲,國民政府追贈他為陸軍中將。
10萬將士出征,最后回來的只有4萬人,其余的都長眠于國境之外!
第一次緬甸戰役,遠征軍單獨扛下日軍的進攻,最后因為英軍不懷好意,再加上自身因素,缺乏通訊指揮,缺乏物資供應,最后以失敗而告終。
戰后,清先生寫道:“緬甸戰役失敗的原因在于我們在決策上失去了自主,我們被迫屈從于盟國。可是,犧牲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