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次,俞喜德聽說后的確罵罵咧咧,不過沒有真的到別人家門前去罵,只是在自家,關了門罵邊澤。她也不罵郁姝寧,只會罵自己不成器的兒子。如果邊澤真那么厲害,又為何拋下兒子在村里生活呢。
但現實的原因誰都明白,無非是那時候,沒法給邊寧弄一個城市戶口,于是這個小孩就只能從村一級的福利小學開始讀書。
邊寧是什么時候和自己舅舅們見面的呢,那也是小學,是他外祖父去世的時候,他被母親郁姝寧帶著回了一次娘家。娘家人很厲害的,也是他們幫邊寧入了城市戶口,雖然說好,郁姝寧和這家人一輩子也不再見面,可終究,自己父親死的時候,要去一趟。至于孩子的戶口問題,是郁姝寧的二哥走關系弄到的。
那時候很小的邊寧,怯生生,不知道這幾位都是誰。郁姝寧是家里最小的,最受寵的,也是最不乖的。不然怎么會和農村來的邊澤跑了呢。
那次簡短又慌張的見面后,郁姝寧依舊沒和家里復合,邊寧后來只見過自己的二舅,也只見過一面,是在讀初中的時候,某天放學后,這個二舅開著很漂亮的車子在校門口等待邊寧。現在回想起來,二舅領著他去某處高檔酒店吃了一餐,吃了什么沒印象,只記得環境的燈光是淡黃色的,在記憶里像是舊相片上的氧化痕跡。
或許直到死,這兩家人也不會再有往來了吧。
邊寧還在想祖母死的情狀,因為衰老,內臟各處疼痛,她知道自己活不長了,那些日子不說話,精神也不佳,只是還常笑,會拉著邊寧說些家長里短,邊寧一句話也沒記下來……
那么無聊的話題,任誰都不會仔細去聽。小孩子其實更著急去看動畫片,而不是坐在祖母懷里聽廢話。
邊寧至今也不覺得這些家長里短的內容有什么重要的。
只不過以前想到這里的時候,心里不會那么難過。
明天早起的話,父母要準備上供的寒食,小黃魚,豆腐,桔子,米糕,小番茄,還有什么,或許還有一疊炒豆芽吧。到時候擺開在祖父母的墓碑前,點起蠟燭和線香,點燃紙錢元寶。
祖母生前是信佛的人,所以紙錢上有印刷著《金剛經》,再折成元寶,這還是郁姝寧親自做的,這項手藝,也是俞喜德教她。
邊寧不知道什么時候睡著的,好像是后半夜,他越想越難過,輕輕呢喃著說:“狂飆為我從天落……”沒有從天而降的雨,倒是眼角不住淌出熱淚來,等一會兒,眼淚干了,他終于入睡。
第二天起來,和邊寧設想得一樣,一家人準備了寒食,一碟一碟,用刷了紅漆的木食盒裝好,拿著就往后山公墓走。
沿路遇到人還會打招呼,多是一些老頭老太太,邊澤向他們介紹自己久不回鄉的兒子,于是鄉人們也笑著說,孩子長大了,不認識了。
邊寧顯得有些靦腆畏縮,不說話,只是笑,走在父母身后。慢慢到了墓地,在林里的石碑里找到祖父母的那一座。
今天是個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