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院士不是在開玩笑吧?”
“肯定在開玩笑!”
“應該是開玩笑,不可能的!設計發動機和設計戰斗機完全是兩個概念……”
“所以,趙院士只是為了抱怨J-31設計拖時間,干脆就說‘你們設計不了,我自己設計’,就是想給J-31設計那邊壓力……”
“這就能說的通了!”
等趙毅離開了辦公室以后,劉建昆呆愣的坐在椅子上,仔細琢磨這個事情,越想就越覺得不正常,也許趙奕就是想給J-31設計那邊壓力,希望把等待的時間縮短一下。
這也能理解。
哪個發動機組設計完成了,都希望直接能制造樣機,而不是被飛機設計組那邊掣肘,航空集團內部制度暫時就是這樣,調整當然是可以調整的,如此大的調整肯定要召開很大型的會議,需要做很多的準備和討論,制度的修改不可能只針對戰鷹組,而是把所有的發動機相關研發組,全部都獨立出去并整合在一起。
這個調整會牽扯到很多現有的制度和人事問題,不是一下子就能解決的,或許要等待的時間更長。
當然,還有一個方法是給戰鷹組特殊對待,但發動機樣機的生產牽扯的部門太多,特殊對待也就不是他一個人能決定了。
要么再上級的領導點頭,要么特別為此召開會議,協同各個部門一起做決定。
劉建昆不斷的思考著解決方法,最終還是決定等待一段時間再說。
J-31的設計確實拖時間,但針對新型五代機來說,快速敲定設計也不是好事,意味著后續需要做更多的工作過,還不如穩穩當當設計好,幾個月、一年時間對五代機來說,根本就算不上是拖。
劉建昆的心里預估是,“五年內,能實現J-31樣機試飛,十年內定型設計、確定生產數量,就已經非常成功了!”
這個預估很高了。
國內自有的技術、研發相對于國際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國際上來說,M國著名的F-35戰機,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預研、方案競標,兩千年確定了型號研制,五年后空軍型F-35A才進行了首飛,而海-軍-陸戰隊和海軍艦載型的F-35B和F-35C的試飛,又跨過了五年的時間,到目前三種型號的F-35依舊在試飛,預計還要等到兩年、三年后,才確定開始投入生產服役階段。
這個時間跨度就是二十年了。
相比國際來說,國內自主研發五代戰機,還需要攻克很多設計、技術的難關,就算把時間預算做的再短,十年也是相當驚人的了,直白來說,根本是不夠的。
所以J-31設計多花費幾個月、一年,根本算不了什么大事情。
劉建昆思考了一陣看看時間,就趕緊去忙其他事情了,把趙奕說設計戰斗機忘在了腦后。
……
三天后。
劉建昆看著一份工作人員送上來的項目申請,不由得嘴巴長得大大的,他仔細的看了好幾遍,才確定了大腦里反應的內容。
趙院士打了申請報告!
報告上的說明是建立‘戰鷹特研小組’,專門做發動機研發設計,申請的項目則是研發型號命名為‘戰鷹-1’的中型戰斗機、艦載機?
“真申請了!”
“這個……”
“趙院士到底是怎么想的!”劉建昆看著申請都只抓頭皮,他想起答應趙奕申請就同意的事情,另外,趙院士的申請也沒辦法拒絕。
首先,申請的經費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