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上注明的經費就只有兩千萬人民幣,相對于戰斗機的設計來說,兩千萬人民幣可遠算不上多,其他所做戰斗機設計,還要調試各種設備記錄參數,做了許多的實驗才能完成設計。
哪怕只是做紙面上的設計,不做任何的實驗,沒有設備上的消耗,一個頂級的戰斗機,設計團隊規模都是幾十人,設計的時間周期則是以年來計算,哪怕只有一年時間,幾十人的薪資、福利都上千萬,再加上大筆的工作報銷,兩千萬就消耗的差不多。
另外,就是趙院士本人的影響力了。
如果是旗下飛機設計研究所的設計師,提交的申請報告沒有詳細的說明,拒絕也就直接拒絕了,但拒絕趙院士的申請,也許就會被上級大領導知道,然后親自過問一下情況。
這就是影響力的作用。
趙奕的影響力實在太大了,他是真能直達天聽的人物,而相對于他所做出的貢獻來說,別說是兩千萬人民幣,就算是兩億、二十億,資金直接打了水漂,也沒人會多說什么。
所以,拒絕不了。
當然了。
劉建昆也沒打算拒絕,他和趙奕的私交還不錯,也親口答應了會同意,只是兩千萬的研發資金,他有權利直接決定的。
最主要,他覺得申請打的很潦草。
“趙院士,大概都沒有多做了解,就直接打申請了吧?”劉建昆快速注意到的就是申請戰機的型號命名。
戰鷹-1?
這個名字倒是挺不錯的,但根本沒有戰鷹系列飛機,凡是國內自研自產的戰機,都是按照既定規則命名的,一看名字差不多就知道是什么類型的飛機。
比如,殲打頭代表殲擊機、轟打頭代表轟炸機,直打頭代表直升機,強打頭代表強擊機,改型則會加上甲乙丙丁戊己庚辛等,后來再改型又以拉丁字母Ⅰ、Ⅱ、Ⅲ、Ⅳ命名。
那么‘戰鷹-1’代表什么?
“趙院士申請到的戰鷹特研組,設計研制的第一臺飛機?”劉建昆用手揉了揉腦門,都感覺有些頭疼了,想著把‘戰鷹-1’歸在‘殲’字行列,仔細想想也不太適合,因為‘殲’字行列戰斗機,都是航空集團旗下飛機研究所,正規批準研發的戰斗機型號。
趙奕所申請的‘戰鷹-1’,也有很大概率設計不出來,直接掛在‘殲’字行列,等于是認可了研發是航空集團批準的正規戰斗機研發項目。
“這可不行!”
“萬一什么也研究不出來,鬧了個笑話,就是整個集團丟臉,甚至說國家丟臉了。”
“要不……”
“‘戰鷹’就‘戰鷹’吧,研究不出來也沒什么,只是趙院士的個人興趣愛好。”
至于研究出來?
劉建昆根本就沒有考慮,他覺得短時間是不可能的,萬一以后有變動就再考慮,暫時就把‘戰鷹’的型號批出去,就當成航空集團特批的型號,反正不在主力研發型號的行列中。
很快。
趙奕接到了申請批復,同來的還有兩個工作人員,劉建昆給的支持還是不少的,工作人員帶來了大量戰斗機研發資料,他們也會長期在這邊工作,負責戰鷹研發小組和航空集團其他各部門的聯系,等于是打通了戰鷹特研小組,和航空集團其他技術研究所的通路。
這很重要。
航空集團的規模非常大,旗下有幾十個研究所,有的研制飛機,有的研制直升機、預警機,還有更多則是輔助技術研究所,比如,雷達技術、動力系統、機械研究所、航空附件、電子設備、救生裝備,當然也包括發動機設計,等等。
一架飛機的研發需要參考各種技術參數指標,就需要和各個部門去溝通,看他們是否能提供所需的技術設備,以及提供的設備性能參數如何。
發動機當然是最重要的,可以說是戰斗機的心臟、核心,但發動機也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趙奕對航空集團的支持非常滿意,申請得到了直接同意不說,還專門派人過來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