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澤書院士是主要負責人,他介紹起了設計的核反應堆,他們研究的依舊是常規的壓水堆。
但是,陳澤書說道,“我并不看好常規核動力裝置的研發,這是經過詳細論證得出的結論。如果我們要做研究,就一定要應用到反重力裝置的空間罩作為隔離層。”
“但即便是應用到反重力裝置的空間罩,核裂變反應堆也是不適合的,除非是應用核聚變的反應堆。”
高層領導皺起了眉頭。
所有人都期待實現可控核聚變,但相關的研究要突破的技術難關太多,高層和反重力團隊,都認為像是航母一樣的核動力裝置,是目前解決動力的最佳選擇。
趙奕思考著說道,“因為……安全性?”
“對!”
陳澤書說道,“國際上,只有E國制造過核動力飛行器,但后來證明是失敗的,飛行器無法保證絕對安全,只要出現一絲泄露,就會成為致命問題。”
“這不是對機組人員,對天空、環境也是巨大的威脅。”
“雖然空中堡壘能建造的更大,內部更能保證安全,但如果出現了安全問題,就會形成巨大的風險。”
“哪怕是有空間罩的保護,而且空間罩是穩定的,參與戰斗也會出現問題。物理性的傷害,同樣可能會損壞核動力裝置。”
“另外,核動力飛行器,和核動力艦艇不一樣,因為無法使用壓水堆,技術難度會變得更高,我們甚至沒有可供參考的成熟技術,一切都是空白。”
“所以針對空中堡壘的動力,我認為最佳選擇是核聚變裝置……”
他說著自己都笑了。
可控核聚變是個只能想想的技術,暫時根本不可能實現。
他繼續道,“要么就依舊用常規的發動力、發電機、推進器,也能讓空中堡壘像是飛機一樣可升可降,靈活性就了保證。”
陳澤書的看法引起了一行人思考。
在空中堡壘的研發上,所有人下意識都覺得,應該采用核動力來解決,因為空中堡壘是要浮在空中,主要是依靠反重力效果,而不像是飛機一樣,利用機翼保證飛行,高速飛行就可以采用渦輪發動機。
空中堡壘肯定不能像是飛機一樣,一直保持高速的飛行,核動力似乎就是最佳選擇。
但是,如果不需要長時間浮在空中,只是像是常規戰斗機一樣,執行任務的時候起降飛行,核動力似乎也是沒有必要的。
當然。
這肯定是次一級的選擇。
高層領導有些拿不定主意,就問向了趙奕,“你覺得呢?趙院士?或許不需要設計出,長期懸浮在空中的堡壘,只需要……”
“不!”
趙奕肯定道,“如果只是執行任務時起飛,就根本沒有必要建造空中堡壘,可以研究性能更好的戰斗機、導彈,做防御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