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說書先生聞言,笑道:“那我便換一個來說吧。”
說著,說書先生一拍驚堂木,清了清嗓子,道:“那我就說說《聊齋》吧。”
“什么是聊齋?”底下有人問道。
周圍的人立刻斥道:“聽先生說便是,問什么問?”
那人立刻縮了縮脖子,不敢再言語。
說書先生開口講道:“話說有位叫‘蒲松齡’的仙人,因在仙界長生不老,所以閑得無聊,寫了一部《聊齋》。這《聊齋》內的故事,便是蒲松齡仙人成仙之前在凡間所經歷的所有奇詭故事。”
眾人一聽竟然是仙人成仙之前的故事,紛紛屏聲靜氣,聽著說書先生娓娓道來。
“這是聊齋中的一篇名叫‘聶小倩’的故事。”
“話說有個叫寧采臣的秀才,前往郭北縣收賬...”
當說書先生說到蘭若寺偶遇聶小倩時,聽眾們的臉上浮現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
為了增加趣味性,張道靈并未直接講聊齋原文,而是一半原著,一半電影來講的。
當樹妖姥姥出場時,在場的人一個個神情緊繃,眉頭緊皺,為寧采臣擔憂不已。
而當燕赤霞出場打退姥姥時,眾人又都激憤昂揚,滿**好。
突然,劇情急轉直下,樹妖姥姥為了對付燕赤霞,竟把小倩許給了黑山老妖,眼看一對佳人就要分別,在場的人不由的破口大罵,甚至面色蒼白。
更有一些聽書的姑娘,直接絕望傷心地哭了起來。
張道靈在說書的同時,還會用法力營造氣氛,讓聽書的人不由得感同身受,好似深陷其中,這也是他在揚州城始終高居說書第一人的位置,從未被模仿著超越的原因。
當講到寧采臣誓死不愿放棄,要去黑山老妖那里救小倩,而燕赤霞也愿意同行的時候,整個酒樓爆發出一陣激烈的歡呼聲。
“滅了黑山老妖!”一個壯漢大聲喊道。
中年文士搖頭道:“方才先生說,那燕赤霞也不是黑山老妖的對手,只怕要折戟沉沙了。”
“不,小倩一定要和寧采臣在一起,燕赤霞也不能死!”一個小姑娘眼眶通紅地說道。
隨著劇情深入,寧采臣和燕赤霞拼命一博,眼看落于下風,全都要被黑山老妖殺死的時候,在場的聽眾紛紛發出一聲聲悲呼,就連中年文士也緊緊地握住了拳頭。
張道靈講的書,讓書中角色的形象完美地展露在他們眼中,就像是親眼所見,親身感受一樣。
如果在后世,一定有人能明白,這是張道靈用法力構造幻象,將他講述的內容呈現在眾人眼前。但人們卻不會發覺,他們會自然地認為這是自己腦補的畫面。
當最后一刻,燕赤霞懷中的《金剛經》出現,戰況一舉翻轉,擊敗了黑山老妖,三人逃出陰界時,景云樓內立刻爆發出一陣掌聲和歡呼聲。
然而緊隨其后的,就是寧采臣和聶小倩的分別,當那生離死別的一幕出現時,所有人都不自覺淚目了...
哪怕張道靈已經停止了講述,而現場的聽眾依舊沉浸在那個詭異危險,凄美悵然的故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