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私的便宜,誰買交關稅的而且到處是港口,根本不可能查的過來,尤其是在蘇格蘭、愛爾蘭、北美等地,普遍認為走私是無受害者的犯罪、且支持走私的大環境下。
而現在哈利法克斯伯爵,以及布特勛爵,還有小國王,面臨的問題,不是未來的“英國工業被東方工業所毀滅”的將來時;而是“還不上國債可能要被剁頭”的現在時。
既是說,即便不考慮工業萌芽被毀滅的將來,已經默認接受了大順的貿易協定。
那么,怎么征稅、在哪征稅、海關如何辦、在哪交易等等這些,也是一個嚴重且需要至少二流政治家才能給出一個方案的難題。
也就是說,現在討論的重點,已經壓根不是是否放開東方貿易。因為這個沒必要討論,不接受就得挨打,再打一年,全崩了。
而是說,在接受這個現實的條件下,怎么才能制定一個對政府有利、能把錢收上來的政策條款。
哈利法克斯伯爵是希望小國王能明白,這不是說出臺個政策,就能解決的。現實要比頭腦中臆想的復雜千倍萬倍。
現實是,東印度公司已經完了、已經死了。
在東印度公司死前,就有相當多的人對東印度公司不滿了。本身東印度公司這一次能拿到延長的壟斷許可,也是因為政府缺錢。實際上和當初大明鹽政改革,延長了鹽引壟斷時間來換錢,是一回事,變了個模樣而已。
在東印度公司必然已死、且本身對東印度公司頗多不滿之人的情況下,英國這邊是不可能再搞一個特殊的“一口專營通商壟斷權”的。
即授權給一些特殊公司、特殊商人,由他們專營東方貿易品。和東印度公司的區別,就是之前東印度公司是自己去印度和中國買貨;而這種新授權的方式,則是坐在家門口收貨,但依舊專營。
顯然,這時候搞這一套,英國是要炸的,大家肯定都不樂意。東印度公司改了個名,改成家門口公司,這有啥區別
而不搞這一套,大順真要是鐵了心,就是要把東西方貿易的中心放在荷蘭,英國咋辦
大順肯定是要碎英國的航海條例的。
而航海條例里有一條,其實本質就是一口通商,很多貿易品必須要運到倫敦之后,才能再轉運出口。比如茶葉,不是說東印度公司把茶葉運回來,就可以到處賣的,而是必須要送到倫敦經過倫敦一口通商辦的茶葉交易所,才能再轉運別處。
這樣方便收稅,行政能力在這擺著,科技在這擺著,英國不這么搞,茶稅他能收到個錘子。
那么,假設大順把貿易中心放在荷蘭,逼著英國簽訂了開放貿易條約,東方貿易品進口稅降到10,且不再需要繳納子關稅,由各地子海關自行征收這10的關稅
英國能收到幾個錢
現實就在這擺著,33年的糖稅法,法國殖民地的蔗糖業大發展、馬薩諸塞州的朗姆酒產業大發展,可關稅的毛都沒看到。
到時候,航海條例也碎了、關稅也開了、工業也默認被沖擊了,結果最后關稅也沒了英國政府就怕欲哭無淚了。
還指望著關稅還國債呢。
這里面的最大的責任是誰當然是英國自己。
最開始的時候,劉鈺一直擔心英國有戰略家,害怕英國真的踐行亞當斯密的設想,讓英國來壟斷東西方貿易的航運業。所以特別擔心英國看到大順軍改之后,立刻放棄印度,迫使中法為印度大打出手,英國以海軍和制海權與大順瓜分東西方貿易,做東西方貿易的二道販子。
結果弄到最后,發現真就是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英國的保守真的是超乎想象,延續著克倫威爾的既定貿易政策一路走來,一點不知道變通。
走到這一步了,哈利法克斯伯爵終于醒過來了,琢磨著讓倫敦取代阿姆斯特丹。
既然無法反抗,不如好好享受一下東西方貿易的好處,讓倫敦取代阿姆斯特丹成為金融和東西方貿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