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什么錢?一堆通貨膨脹的票子要來有何用?還不如糧食來的務實一點。
對此,姐妹倆倒是沒有人反對,還很贊成,而安怡在跟著她們折騰一天之后決定。
“以后每天咱們就泡十斤豆子,能出三十斤就賣三十斤,也不賣多,就夠每天吃的糧食就行,”
她空間的牛,還是不轉出來了,怎么想怎么覺得危險,剛修過房子,要是再買一頭牛回來,這不是擎等著給自己找麻煩的嗎?
這些人正好不知道她的底細,這要是盤查出來,都會是麻煩,越是往深處想,就會越覺得危險,干脆低調點。
每天二三十斤,或者三十多斤的豆腐,怎么著不換個三分之一的玉米粒(稻谷高粱)?
李秋霞搖頭:“換不了,給三斤糧食,十斤的土豆或者紅薯,倒是有可能。”
安怡算了下:“雖然辛苦,可是總比啥也沒有好,你們就權當賣苦力掙糧食了。”
一天三斤糧食入賬,一個月也有百十斤了,雖然是帶殼的,但是真比種地強。
這筆賬三個人都會算,算完之后就是信心爆棚了,只有她覺得他們容易滿足,因為她預想還十斤呢!
結果發現,只有三斤,還是帶殼的,但如果能補貼點土豆和紅薯,倒是也能接受。
從現在還是做,換,到大雪來臨之前,應該能攢下點過冬糧了,實在不夠,她再補貼點兒。
小牛終究沒舍得放出來,就連豬,她也沒舍得喂,她們做豆腐,就會有豆渣,每天光豆渣就能出來三十來斤,這些豆渣她們仨肯定吃不完,天天吃,誰不膩?
“要不,咱問問村子里的人,要不要?要的話換點土豆和紅薯啥的?”
這個提議直接被安怡否決了:“不用,直接給我就好,我有用處。”
她沒用處,她就是不太想和那些八婆打交道,寧愿放在空間里,喂雞喂牛。
當然,她不白要,會給姐妹倆點紅薯土豆做為補償,因為她干活少,大部分就是動動嘴皮子,也從未認為這是給自己干的,只當幫忙了,既然是姐妹倆的生意,她就沒資格拿走豆渣不給錢,直到姐妹倆說。
“那如果你要堅持給,以后我們就不和你吃一鍋飯了,這哪好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