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那你弄的那個什么番茄醬,是怎么弄來的,這種東西,我見都沒有見過,還有什么葛根粉,夏天喝的奶茶里面的那個珍珠,怎么做的啊?”
求知欲這么強,搞的她都不知道先教哪個了,“這個啊,很簡單啊,淀粉,紅糖,白開水,冰就夠了,真想學,等我木薯種出來,你們就知道了。”
木薯是廣西熱帶地區特有的,能不能在這邊種出來,還很不好說,種出來最好,種不出來,呵呵,那就只能存活于傳說中了,西米露里的西米主要成分就是木薯,長得像樹一樣,根部結出紅薯一樣的根莖,剝皮戲精打漿出粉曬粉,過程跟洪水一樣,當然也可以直接熬煮吃了。
“番茄醬也是,這次回來我帶了種子,已經種下去了,你們都不要著急,先用這些醬料做著,等成品下來了,我就教你們怎么做。”
沈清說自己聯系了一個鏢局,專門運送她在宋國訂購的食材,定期支付,每次都是自己去提貨,從來不假手他人,所以大家一直覺得神秘,卻從來沒有人去懷疑過這些食材的來歷。
不管是海鮮粥還是海鮮面,亦或者是海帶這種涼菜類的食物,都無疑為八珍樓帶來了不菲的人氣。
尤其沈清還找到了很多外來品種的辣椒,調料,光是辣椒的味道,就分為好多個等級。
胡蘿卜的出現,也讓酸辣土豆絲沒那么單調了,連魚香肉絲都能安排上了。
每天盯著徒弟們試菜,自己敢于嘗試發明新菜,偶爾還會去前頭看看食客們對新菜的反應,老板娘的日子,過得雖然忙碌,但是還算充實。
面館那邊,余景天又買了好幾個人幫忙和面,做體力活,他主要負責調味兒。
別說這小子在做飯方面還算有一定的領悟力,起碼面能自己發明創造了,但是他發明出來的面都沒有最經典的拉面、刀削面、燴面、熱干面賣得好,就連米線的點名率也比他發明出來的面強。
海鮮面、擔擔面推出以后,他發明的雞絲冷面就更無人問津了。
“我嘗過了,不是味道不好,味道挺好的,就是吧,你發現沒,帶湯的面比不帶湯的干面賣得更好。熱干面靠的就是麻醬的味道,沒有麻醬的堿水面,味道就會少了靈魂,面的品種太多,也會讓老百姓眼花繚亂,到了夏天,你的涼面就會賣的好了,等等就知道了。”
沈清躺在院子里的躺椅上曬太陽的時候,也不明白自己明明想走街串巷做宴席的啊,怎么走著走著,就干起了酒樓的生意?
不行,酒樓太栓人了,她還是覺得做酒席更得勁,不僅能夠看看世間百態,還能體驗不一樣的生活,尤其走街串巷整起來,便于她更了解這個國家。
思索再三,她打算自己專門成立一個上門服務的席宴團隊。
當她將這個想法告訴余景天的時候,后者想都不想:“那我跟著你一起干。”
沈清無語:“你的面店做的有聲有色的多好啊,干啥要跟著我干?不行,不能耽誤酒樓的生意,咱們面館和八珍樓是一脈相傳,你要走了,誰幫我盯著鋪子現在咱八珍樓、糕點鋪、面館一天的營業額加起來,多的時候百十兩,少的時候四五十兩,這可都是錢啊,你可不能給我干雜了。”
“再說了,酒樓我還是要管的,只不過這宴席啊,更具挑戰性,一個月就接四單,多了我也不接。”
“你只接京城的?不會再出遠門了吧?”原來這小子怕的是這個啊!
“我又不是你媳婦,你天天盯著我去哪兒做甚?”
“那我讓你當我的媳婦,你當不?”余景天臉色一正,很認真的看著她,沈清笑罵:“你想娶我做媳婦?你比我小,我始終把你當弟弟的。”
“狗屁弟弟啊,我明明比你大半歲,什么時候你比我大了?”
呃,老娘加起來的歲數可不就比你大,都能當你老祖宗了,反正潛意識里,這就是有點姐弟戀的感覺啊!
她搖頭,“我不嫁你,咱倆不合適,”
沈清毫不留情,甚至沒有半點猶豫的就給拒絕了,這讓余景天很是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