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的,成了眼下的情形。
即便此般,他依舊膽小如鼠,出門帶一大群護衛。
外來人一律搜身,甚至安排去洗澡,看我,現在還有人盯著。
“哦!”納格禮很遺憾,想不到在含元殿囂張如斯的李易竟然謹慎到這等程度。
在吐蕃時,見到過重機槍,還有沒演示過的另外兩種槍,據說幾十步內,無敵。
明明有好武器,咋那么怕死?
他看向李易的所在,李易似有所感,看過來,端起啤酒杯遙敬一下。
李易抬杯,喝口啤酒,擼串兒。
油炸的小羊肉串兒,就是切完羊肉的邊角料。
“往后啊,節目天天演,給長安的百姓提供更多的娛樂活動,莊子里放一個水幕足夠。
賣小吃的人增加收入,等鐵路修好,一段日子京兆府的百姓見不到我了。”
李易自己不愛看節目,卻知道精神文明建設,百姓不能整天干活。
以前的時候,還有臺上唱戲的、露天放電影的、組織人唱歌跳舞的。
“如此一來,可會耽誤百姓做事?”李隆基怕大家全玩樂上,干活不專心。
“不能,尤其是歌曲,要通俗,節奏感強一點,邊干活邊哼哼。
另外衣服的貸款,持續下去,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我準備研究一款……一系列新衣服,麻布的衣服穿在外面,里面是絹帛。”
李易想推動京兆府的百姓追求更好的生活,目前穿麻布衣服的,根本不會穿絲綢。
“百姓用不起呢?互相攀比,徒耗家財。”豆盧貴妃在民間呆過一段日子,躲起來。
“綾羅綢緞,可以制做一點,把麻布衣服能看到里面的地方補上,只要不脫外面衣服,別人誰知道里面是啥樣?”
李易有著回憶,以前的白襯衫,穿不起,就專門節省布料,制做出來前面的一點,也有扣子。
衣服領子磨損嚴重,可以翻過來,把里面變成外面,當時很多家庭都能自己做。
不平整的話,拿熨斗熨一熨便好。
這個衣服叫……假領子襯衫,顏色也不都是白的,甚至冬天有呢絨的。
同一時代流行的還有呢子大衣,北方穿,冬天冷,跟風衣似的,埋在雪里清洗,用棍子敲打,雪掉下去的時候把大衣上的灰也帶下去。
呢子大衣能夠立在雪里,跟個人似的。
“對呀,做毛氈子多浪費材料啊,應該制做大衣,冬天下雪的地方,穿著顯得時髦。”
李易回憶中,發現了商機,給養羊人提供的商機,順便能夠增加就業人口。
“小易,有值錢的東西?”方才畢構根本不往這邊看,像沉浸在節目當中。
李易一句話說出來,他立即關切地詢問。
“不是我賣,我不交稅。”李易先打消對方不該有的念頭。
“老夫像在乎錢財的人?”畢構露出遺憾的神色駁斥。
“但別人應該交稅,算奢侈品稅,一般人家穿不起。”李易補充。
“好,如此便好,又有錢嘍!快,不忙著吃,你……畫圖紙?”
畢構兩手互相搓著,盯住李易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