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徐潮生誕下乾隆時于萬亭卻要強調這份情誼呢?因為于萬亭看到了希望。
不會是什么換子,沒那么無聊,雍正想要個嬰孩替代哪里找不到,為什么非得找身邊近臣,這不是授人以柄嗎?
只有一個可能,陳閣老為了取悅皇帝進階,將徐潮生送于雍正寵幸。
陳閣老本身也是為了幸進無所不用其極之輩,少林、送妻、在朝廷和天地會之間兩邊下注,再看他經手的那些臟事,樁樁件件都帶著血腥惡臭。
于是一群蒼蠅聞臭扎堆了,只苦了徐潮生這個弱女子,丈夫出賣她,情人利用它,連她的孩子都變成了一個個籌碼。
于萬亭也因她獲得了機會,自己的孩子李代桃僵,滿清的江山不就姓于了嗎?
他為什么要帶著文泰來進宮將真相告訴乾隆,真的為國為民?
于萬亭只是發現自己坐不了江山,改由兒子坐江山來圓心愿,要不然以此要脅乾隆拿到實利或者一刀結果了乾隆不好嗎?
再說回陳家洛,應該也是于萬亭的親生兒子,如果真的是為了徐潮生,陳家二子也是徐潮生生的,為什么不帶走老二陪養。
而且于萬亭還娶妻生了于鎮海,那就說明他對徐潮生屁的感情都沒有。
能在陳家潛伏數年,只不過是為了他的謀劃算計,什么感情,借口而已,真愛需要窩在那?徐潮生又不是不愿走,堅韌割舍者,所圖甚大!
不是什么滿人漢人當皇帝的問題,就是他自己能不能當皇帝的問題。
于萬亭將天地會總舵主之位傳予陳家洛,也只不過是為了更方便天地會奪取清廷的權柄罷了,因為在這一點上,陳家洛有于鎮海沒有的優勢。
從一開始于鎮海就被于萬亭放棄了,于鎮海的母親沒有辦法給于鎮海相應的身份,只是一個名面上傳宗接代的工具人罷了,沒準還是享受過程的附帶產品呢。
于萬亭從不給于鎮海讀幫規的機會就說明,不管于鎮海多努力,他的路先天就斷絕了。
這也是于萬亭自私自利的表現,如果他不是這樣對待自己的親生兒子,會造成后面的天地會內亂嗎?
只能說是始作甬者,其無后乎。
而陳家洛自己也沒好上多少,為了實現自己的目的將深愛著他的喀麗絲送給了乾隆,對霍清桐也是利用居多,還不是因為霍清桐手里的回兵。
還有一個例證,在原來的情節中,當陳沅芷能決定陳家洛身份是否曝光時,他利用起方世玉來可有丁點猶豫?
完全是讓方世玉去欺騙陳沅芷的感情。
于鎮海被抓了現形,明明有足夠的呼聲,為什么陳家洛不順勢而為?
他跟方世玉說是為什么大局,可他是總舵主,拿下于鎮海再清除于鎮海的手下有什么難的?
既然說出口了大局,也不可能是因為感情,剩下的可能性就少了。
陳家洛知道自己的身世,他怕于鎮海也知道,在條件沒成熟時動手,于鎮海會拼死反擊,這樣他的身世爆光,總舵主就當不了了。
什么大局,純粹就是順口的理由,說慣嘴罷了。
方世玉和嚴晶心又如何肯跟這樣的人合作,那比與虎謀皮還累,簡直扎進了狐貍堆里,看誰心計更毒。
現在方世玉弄了出斷舍離,完全不給陳家洛粘上來的機會,沒了腹背之患,也免了又一場醋海狂波。
嚴晶心因此很窩心,她不需要像徐潮生、喀麗絲、陳沅芷那樣經歷感情被出賣的痛苦,卻可以像她們一樣主宰沉浮,都是后世平權搞得好哇。
她也給靈山寺的女尼們平權,這樣一支師太大軍將拿著一套油印設備和經費離開杭州,向全國各地進發,傳經。
不傳佛經,而是傳播《鬼蜮集》。
不是方世玉不想幫老少爺們爭點面子,而是沒有比師太們更好的執行對象。
尼姑不惹人注意,有說服力,識文斷墨,關鍵是態度。
為什么尼姑能摸卻不給和尚摸,因為杭州的和尚一向過得比較優渥,沒有師太們那種天然的對朝廷的痛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