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不對啊,”劉曉峰忽然想起來一件事,忍不住問道:“我沒記錯的話,你們和西飛合作的大型運輸機,發動機就是你們商飛的RB211軍用版吧?據說最大推力是175千牛?”
“是。”
王大志點頭。
“如果是這樣的話,新的中型運輸機直接用2臺軍用版的RB211不就行了,為什么要用4臺‘tay’的MK8系列?”劉曉峰忍不住好奇的問道:“按說RB211系列的涵道比更大,油耗更低,大修周期和可靠性也更好啊,‘tay’系列不過是個中等涵道比的渦扇。”
“你說的這個我們也考慮過,”王大志肯定的道:“主要還是看到時候和軍隊那邊溝通的結果,如果軍隊那邊能夠接受使用兩臺軍用版的RB211,那當然更好,而且對于使用單位和地勤維護來說還可以保證與大型運輸機發動機以及在養護方面的通用性,但如果軍隊方面以穩妥為先,也可以選擇四臺‘tay’系列,一切看到時候溝通的結果,現在說這個還是有些早了。”
“這樣啊……”
劉曉峰點點頭,表示自己懂了。
確實,軍隊在裝備的使用方面確實比較保守,尤其是如果當他們對于某一型裝備形成了一個固有概念的話,想要扭轉這種固有概念非常的難!
連自己都認為中型戰術運輸機就應該使用四臺渦輪螺旋槳發動機,那么可想而知軍隊這個最終的用戶對于中型戰術運輸機的發動機的選擇會有多么固執了:估計說服他們從渦槳更換為渦扇就很費力氣了,再從四臺渦扇換成兩臺渦扇?
那難度絕對是地獄級的!
咦?
不對啊……
劉曉峰忽然發現,到了這會兒,自己似乎沒有那么抵制中型戰術運輸機使用渦扇發動機了?
王大志多精明的人啊,看到劉曉峰細微的表明變化就知道發生了什么情況,他笑著遞給劉曉峰一根煙,說道:“畢竟是時代不同了嘛,也可以理解,你再看看老毛子和二毛子的圖-330、伊爾-214東瀛的C-2甚至是巴西人的這個飛機,這都說明現在的航空發動機已經可靠讓中型戰術運輸機使用兩臺發動機就夠了。”
說到這里,王大志感慨道:“不過也是,在十幾年而是前,跨洲際飛行的國際航班,為了保證安全和可靠性,都得是波音707、波音747這種四臺發動機的,最次最次也得是DC-10、MD-11這種三發的,可現在呢,空客A330、雙發版的MD-11乃至波音767都開始執飛這種洲際航線了,這就是技術的進步啊。”
劉曉峰沉吟了一下,終于,緩緩的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