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獎金,大家的耳朵都豎了起來。
多發錢,誰不喜歡?趙院長不喜歡?劉副院長不喜歡?在場的也可能就陳副院長不喜歡錢了,咳咳。
趙院長趕緊問道:“小陳,你說說,你這個獎金準備怎么發?”
“我是這么想的,以后每月的收,就分成兩塊,一塊是基本工資,這個就按工齡職務來算。另外一塊就是獎金,以科室為單位,實行績效工資制度。
比如這個月消化科門診3萬,住院病人超過2000人次,創造業務達到了50萬。
而內分泌科一個月門診人次是1萬,住院病人只有500人次,業務量只有15萬。
那么就以科室為單位,參考門診人次、住院人次、業務量、利潤多少等等,
計算下來,消化科整個科室,獎金就有2000元,而內分泌科只有500元。
這錢讓他們科室內部再根據醫生的個人工作量,第二次分配,
這樣干得多的人,獎金就高,收入就高。干得少的人,獎金就低,就只能拿低收入。”
陳夏這話一出,可是嚇了在坐的幾位正副院長一大跳,
要知道陳夏提出的這個績效工資改革,可是衛生系統第一個了,這是要吃螃蟹的節奏啊。
能坐上院長寶座的,哪個不是聰明人?
他們一聽就明白這樣做的好處,但同樣他們也明白這樣做的一個壞處,那就是會得罪單位里相當一部分“懶人”。
這批人平時吃著大鍋飯,拿著平均工資,生活無憂無慮,現在這是要革了他們的命,那這群“刺頭”還不瘋了似的要鬧事,要舉報,要上仿啊?
大家這下都不敢吭聲了,因為他們突然想到,這位陳副院長也是個猛人,別人怕,他未必怕。
說難聽點,他不在醫院干了,回家還能無奈地繼承千萬家產,這人比人真是氣死人呀。
陳夏繼續說道:
“這是臨床醫生的分配,至于行政干部,就只能拿全院的平均獎,這樣肯定是低于臨床的。
可能有些行政崗位的人不服,不服也好辦,那就是把臨床這一塊去兼起來,到時你可以拿2份獎金,收入反而可能更高。”
劉長生急了:“陳夏同志,問題是我們這樣不懂醫學的行政干部,這獎金怎么算?”
醫院里的工作人員,不是人人都有醫學專業背景的,就像人民醫院四個正副院長,只有陳夏是臨床出來的醫生。
像趙小英是婦聯出來的,徐雙立是衛生局出來的,劉長生是之江醫大出來的,都是非醫生出身。
陳夏笑道:
“放心,這個也好辦,我們幾位正副院長就實行年薪制,比如我吧,我現在的收入是根據工齡和職務補貼兩大塊來算的,一個月是180元,一年就是2160元。
如果實行年薪制,就可以定個標準,比如副院長一年3000元,院長一年3500元。除此之外,不再參與醫院的其他獎金分配。”
趙小英他們一聽,頓時都松了一口氣,不過心里還是有一陣竊喜的。
因為按陳夏的年薪制,至少他們院長的收入是提高的,最少提高四分之一以上,鈔票嘛,誰不喜歡?
陳夏也沒辦法,他這套方案參考的都是后世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