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好吧,那你今天怎么有空回來了?”何之洲一邊翻看著報紙,一邊問。
劉曉云忍著心中的怒火,對何之洲說了今天她在人力市場的遭遇。
何之洲淡淡的哦了一聲,沒有對此發表任何的看法。
“我跟你說話你聽到了嗎?”劉曉云忍不住問他。
“聽到了。”何之洲順便翻動了一頁報紙。
“聽到了?那你不問問我有沒有什么不妥?”
“你這不是好好的在家了嗎?這說明你沒事啊。”
何之洲的話,聽起來似乎是有道理的。可是劉曉云卻聽著不是滋味兒,一股怒火直沖腦門!
“何之洲,你也太不懂人情了,我再沒事,也想得到安慰啊。”
“哦,那你有沒有事?”何之洲眼睛都沒看劉曉云一下,就那么隨口說了出來。
劉曉云覺得自己就像是多余的人,她的存在,打擾了何之洲的一成不變的生活。
劉曉云咽下了淚水,對何之洲說:“我走了。”何之洲依然是哦的一聲。
劉曉云轉身,眼淚撲哧一下流出來。她頭也不回的走出了自家的小院兒。
天陰沉沉的,也許是太陽落山后,黑暗來臨之前的那種壓抑感,讓劉曉云覺得胸中憋悶的難受。
她們之間,真的就只剩下一紙證書了嗎?劉曉云覺得很委屈。
這樣的婚姻,不是劉曉云一個人的錯,更不是何之洲一個人的錯。而是,兩個完全不同生活軌跡的人,原本該是平行線,甚至是背離線。卻硬生生的走到一起,變成了交合線。可是這樣的兩條線,除了那個交點之外,再無同路。
何之洲的悲哀,是時代造就的悲哀。劉曉云的悲哀,何嘗不是呢?
無論是誰,在那樣的年代里,都只想要好好活下去。(想想如今的生活,是多么該感恩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
有句俗話說的好:婚姻講究的是,門當戶對!
何之洲和劉曉云就是這個時代中,門不當,戶不對的犧牲品。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出的兩個完全不在同一水平線的兩個人,三觀是無法融合的。就單一個體來說,他們兩個,誰都沒錯。錯的,是不該一個為了攀附好生活,一個為了湊合過日子。
劉曉云站在天色漸暗的大街上,看著人來人往。心里很酸,滿肚子的委屈迸發出來。她不管不顧的在大街上,痛哭著,似乎只有大聲的哭,才能將她這么多年憋在心里的難受勁兒,釋放出來。
她是委屈的,嫁給這樣一個不解風情的丈夫也就算了。可這個丈夫根本就沒有把她放進眼里,對待她,永遠都是相敬如賓的距離感,就連話,都不舍得和她多說一句。